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 第684章 难道自己的满腹经纶、一腔热血就要在这无声中消逝?(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684章 难道自己的满腹经纶、一腔热血就要在这无声中消逝?(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随着天光渐亮,县治前的考生越聚越多,感受着考场外森严的气氛,所有人的心中都生出了一股敬畏之情。

  碭郡,济阳县。

  “终于到了这一日,成败在此一举。”年轻学子握紧了拳头,眼神中满是坚定。

  “是啊,但愿我们都能顺利考中。”另一名学子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交流中,考场的大门缓缓打开,一队郡兵手持兵器,整齐地排列在两旁。

  监考的吏员们站在门口,开始逐一检查考生的身份和所携带的物品。

  “姓名?籍贯?”一位吏员看了一眼面前年过半百的老年人,面色严肃的问道。

  “在下张耳,大梁人。”五十三岁的张耳恭敬地回答,同时递上自己的身份证明。

  吏员仔细查看后,又对张耳进行了搜身检查,确认无误后,才允许他进入考场。

  张耳点了点头,挺直着脊背走进了考场,心中莫名有些唏嘘。

  他年少时曾为魏国公子无忌的门客,信陵君以礼贤下士、广纳人才之名闻于诸侯,其门下多有饱学之士。

  他于其间,常与众人雅集高谈,论及古今兴衰、圣贤之道、治国之略、百家之言,不仅学识得以极大丰富,眼界亦为之大开,后来更是成为了外黄县令。

  然而,秦王政二十二年,秦灭魏后,为了维稳,秦在原魏国境内搞“严打”,他与陈馀因为都是魏国的名士,便都在通缉之列。

  悬赏千金捉拿他,五百金捉拿陈馀。

  因此,他们不得不隐姓埋名,逃亡到陈地,以看守里门谋生,以避免被秦朝捕获。

  十四年过去了,好友陈馀去了咸阳,报考帝都大学,而他因为比其年长三十岁,便没有去,而今,好友已成功考中,他居然也来参加了科举。

  造化弄人啊!

  张耳摇着头,一边走,一边心想着一会考完之后,若是还有时间,或许还能去武举那边顺便考一下。

  乱世之中,具备一定的武艺对于自身的安全和生存至关重要,他在长期的逃亡和战争中,为了保护自己与家人,也是十分注重武艺的修炼的。

  邯郸郡。

  “下一位!”武举考场大门前,吏员高声喊道。

  一位看起来有十七八岁的少年人走上前来,沉声道:“李左车,柏人。”

  吏员听闻这名字,不禁微微一怔,原本例行公事的检查动作也变得恭敬了几分,确认无误后,便侧身让开道路,轻声说道:“公子,请进。”

  李左车微微点头致谢,然后迈着从容的步伐走进考场,只留下吏员站在原地,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感叹。

  名将之后啊!

  李牧死,赵国亡。

  这少年正是李牧之孙!

  李左车此时的心情同样复杂。

  他出身将门世家,祖父李牧在赵国时威名赫赫,曾多次率赵军抵御外敌。

  无论是以奇谋大败匈奴,使其十余年不敢南侵,还是在赵国与秦国的对抗中,巧妙周旋,力挽狂澜,令强秦也颇为忌惮。

  那时候,家族门楣生辉,荣耀加身。

  生长在这样一个满是荣耀的家族,他自幼便对军事谋略耳濡目染,常听祖父讲述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