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仙侠版水浒> 第三百五十三章 赵宋末路(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五十三章 赵宋末路(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钱盖和张叔夜收到赵桓的圣旨后,当即傻眼,然后只能遵赵桓的命令,将他们已经聚集起来的大军,又给分散开来。

  前几天,张叔夜突然又接到了赵桓的勤王诏,说大元军都已经到达京郊,令他火速率军前来京师勤王救驾,不得有误。

  见此,张叔夜匆忙召集人马。

  可仓促之间,张叔夜根本不可能再将那十几万人马全都聚集起来。

  张叔夜知道形势危急,他又想快点到京师将赵桓护送去陕西,便只能咬着牙让他的大儿子张伯奋领前军、二儿子张仲熊领后军、他自己亲领中军,率领聚集起来的一万多人马前来京师勤王救驾。

  走之前,张叔夜让人继续聚集人马。

  如今想来,那十几万人马,就算没有完全聚集起来,也应该已经聚集了不少。

  只可惜,那十几万人马,如今已经没有了指挥的人。

  还有,张叔夜在前来京师的路上,碰到了西道总管王襄。

  张叔夜想让王襄跟他一块前来京师勤王救驾。

  可王襄连考虑都没考虑就给拒绝了,不仅如此,王襄还劝张叔夜跟他一块跑。

  张叔夜和王襄话不投机,所以分道扬镳,张叔夜独自一人前来京师勤王救驾,而王襄则继续跑路。

  赵桓需要有人统帅遍布在赵宋王朝各地的宋军。

  而且,像王襄以及同样选择跑路不抵抗的北道总管赵野,也需要有人收拾他们,夺了他们的兵权。

  还有,像胡直孺这样的,空有精忠报国之心,却以卵击石,也不可取。

  总之,由于赵宋朝廷已经跟外界失去了联系,需要有人主持大局,统帅天下之兵前来救援汴梁城。

  所以,何栗、孙傅等人劝赵桓派人明面上是去宣赵构回京,实际上,给赵构送去一份密诏,任命赵构为兵马大元帅,汪彦伯和宗泽为副元帅,赶紧组织兵马前来京师勤王救驾。

  耿南仲主动请缨,去执行这个任务。

  耿南仲是赵桓最信任的人,所以赵桓同意让耿南仲去执行这个事关赵宋王朝以及他本人生死存亡的任务。

  很快,耿南仲就带着赵桓的圣旨离开了。

  江鸿飞猜到了耿南仲有可能是去给赵构送消息的。

  可江鸿飞能拦下耿南仲,却拦不住赵桓不断往外派的密探。

  历史上,赵桓可是在金人封城期间,还派了十几批密探,带着他的圣旨去见赵构。

  汴梁城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哪怕江鸿飞带来了二十几万大军,也不可能彻彻底底地封锁汴梁城。

  为了不打草惊蛇,权衡利弊后,江鸿飞让人放耿南仲这个主和派甚至是投降派去见赵构。

  接着,冯澥便来委婉地跟江鸿飞说,赵桓不会亲自出城来议和。

  见此,江鸿飞也不废话,而是直截了当地派林冲、颜树德攻打东面城墙,史进、曹正攻打西面城墙,唐斌、余呈攻打南面城墙,杨志、刘广攻打北面城墙。

  当晚,大元军就开始猛烈地攻城。

  战斗一开始,公孙胜、陈希真、樊瑞、吴角、徐青娘等法师就各自施法掩护大元军攻城。

  接着,近百座飞桥凭空出现。

  大元军的将士争先恐后地通过飞桥冲上汴梁城墙,对汴梁城发起了猛烈地进攻。

  而宋军方面,折彦质、姚友仲、何灌、王琼、范琼等将,也拼命地率兵抵抗,他们打得可圈可点,甚至就连赵桓的表哥王宗濋都曾亲自率领精锐出城跟大元军进行野战。

  该说不说,宋军这回表现得是真不错。

  可宋军这次表现得不错,大元军这次表现得更好。

  三个时辰后,江鸿飞派花荣、解珍、解宝,栾廷玉、山士奇,孙立、武松,索超、刘唐,接替林冲等第一波攻城的军队。

  等到花荣他们攻不动了之后,江鸿飞又派关胜、李逵,徐宁、广慧,縻貹、晏孝广,秦明、张清接替花荣等第二波攻城的军队。

  总之,江鸿飞仗着自己的兵马多,跟宋军打起来了车轮战,而且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攻击。

  长话短说。

  两天都不到,宋军就有些招架不住了。

  没办法,双方将士的战斗素养和战斗意志差得真不是一星半点。

  见大元军的攻势这么猛,宋军似乎支撑不住了,赵桓君臣感觉,再不动用秘密武器,也就是郭京和他的七千七百七十七个六甲正兵,赵宋王朝有可能就会输掉这场战争了。

  于是乎,何栗强令郭京于次日出兵……

  ……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