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戾太子只想被废> 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有子如斯,真乃汉祚之幸!(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有子如斯,真乃汉祚之幸!(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那么卫子夫、义妁和刘弗陵留在这样的刘彻身边,真的还安全么?

  很不好说!

  李广利那时也手握重兵,刘彻不是一样囚禁了他的妻儿,从未顾忌如此行事会不会逼得李广利率军投敌或是谋反?

  而且刘彻晚年的反复无常亦可证明他的人格混乱。

  比如他诛杀了李陵的妻儿,也阉了司马迁之后。

  过了一段时间忽然又琢磨过味儿来了,领悟到李陵当时是孤立无援被俘,而并非降敌,于是派出使者去慰问了李陵的残部。

  再比如“巫蛊之祸”之后,他也忽然后知后觉。

  然后诛杀了刘屈氂、李广利和江充全族,灭了所有的反太子派,建了思子宫和归来望思之台,以表对刘据的怀念。

  甚至还将为刘据伸冤的田千秋从一个守陵人直接提拔成了丞相。

  种种迹象表明,刘彻的“阿兹海默症”恐怕才是促成这一系列悲剧,甚至动摇大汉国祚的元凶。

  不过刘彻也照样没得洗,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只是“阿兹海默症”令他晚年变得更加暴躁易怒和自私多疑,时常压制他年轻时还能保持的理智,彻底释放了他内心之中的戾气而已。

  “事到如今我已经退无可退,否则便是将母后和义妁、刘弗陵推到了前面,陷他们于极度危险的境地!”

  意识到这个问题,刘据忽然握紧了拳头。

  原本他是打算维持这种“小杖则受,打仗则走”的状态,直到刘彻驾崩那一天为止,极力避免与刘彻发生任何正面冲突。

  因为在这个时代,弑父和篡位这种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

  经过数十年的推崇,儒家公羊派的“大复仇思想”早已深入人心。

  “大复仇”可不仅仅只是“国仇百世可复”,亦有“君父之仇百世可报”。

  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

  父死,子不复仇,非子也。

  而且这种复仇思想还并非是儒家公羊派一家所言,而是自先秦儒家出现之后,不分派别的绝对共识。

  甚至“复仇”在儒学推崇的礼节中。

  就是一种与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礼并列的礼节!

  刘彻既是君,又是父。

  刘据若真对他做出弑父和篡位这种事来,立时便会成为天下公敌,届时大汉可就不是国祚动摇那么简单了。

  大汉将立刻敲响丧钟。

  各方野心势力纷纷揭竿而起,进入吃人不吐骨头的乱世绞肉机模式,哪怕最终获胜的是他,大汉也早已满目疮痍!

  这也正是刘据此前始终顺着刘彻,又始终逼着刘彻,极力维系父子之间这脆弱又危险的关系的原因。

  他希望,能够平和无虞的度过刘彻的晚年。

  这是大汉最大的福气,亦是天下人最大的福气。

  但现在,刘彻这已经出现的“阿兹海默症”的症状,无疑堵住死了刘据最后那点的侥幸心理,他不能拿卫子夫和义妁、刘弗陵冒险,也不能拿大汉国祚和万千子民冒险。

  “你想不想亲眼见一见长安的繁华,看一看天汉的强盛?”

  刘据心中已经做出了新的决定,紧蹙眉头随之舒展开来,将迪丽拜尔拉入怀中,笑着问道。

  “君子,你这是打算受诏返回天汉参与封禅盛会了么?”

  迪丽拜尔听出了刘据的言外之意,疑惑的问道。

  刚才刘据眉头紧锁,她还以为刘据内心不想回去。

  “如此盛会千百年才能遇上一回,我又怎能缺席,你也不该错过,否则恐怕抱憾终身。”

  刘据笑了笑,又道,

  “五部翕侯的事你不必担忧,我不打算再温水炮制了,尽快以你的名义举办一场宴席,将各部首领请来赴宴,我会在宴席上彻底解决此事,确保无论你在不在国内,都没有人能够趁机作乱。”

  “你我前往长安时,我亦会安排天汉将领与‘西约’联军暂缓对匈奴的攻势,暂时转攻为守,确保任何势力都无法趁虚而入。”

  “至于你嘛,就将这次出行当做是一次巡游,好好散一散心。”

  “继承王位以来,你怕是也不轻松吧?”

  “谢过君子,妾身……天汉应该是如此自称的吧,我听韩姐姐在君子面前便时常如此自称。”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