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汉双壁> 第一百三十九章霍去病的诗(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三十九章霍去病的诗(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不得不说,在听过霍去病的杀胡奴诗篇之后,其余学子的诗,都让刘彻感觉有些乏味了。

  无论是中规中矩的儒家圣人学说,还是比较霸道的强国之诗,哪怕写得再有才,在刘彻的心中都不如霍去病的这首诗。

  “………”

  当然了,诗词之道,终究只是小道,于国家之而言,并无半分实利。

  无论是刘彻,还是三公九卿,还是更关心实策。

  而对匈奴实策中写的最好的是,寒门出身的许巍。

  他所写的对匈奴论,最为出彩,一针见血的点岀了朝廷现在对匈奴政策的缺点。

  许巍所写的实策,哪怕是偏心偏向霍去病的刘彻,都只能说一句,惊才绝艳,没别的说的了。

  屯田分制,铜铁交易,开疆扩土,对匈奴十三策,句句都是干货。

  而霍去病提出的,以战养战,一边打匈奴,一边掠夺匈奴的牛羊,越打越富的狂妄想法,却被一众人质疑。

  面对所有人的质疑,年仅八岁的霍去病,挺直胸腹,站立如松,掷地有声的说道。

  “既然,前无古人,那便自我霍去病开始!”

  看着如此豪气的霍去病,刘彻从其的身上找到更多自己的影子。

  “………”

  心里面,他颇有一种深深的感触。

  总之,刘彻看霍去病,是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

  考试完毕,刘彻赏赐了诗词、文章出彩的几位学子。

  在此之后,刘彻便让他们相继退下了。

  回到皇宫,坐在龙椅上的刘彻,身边仅大太监春陀。

  “………”

  在这个时候,刘彻又忍不住了,取出那个竹简,聚精会神地看着竹简上,霍去病之诗。

  也不知过了多久,天色都黑了,大太监春陀在旁边,小声地提醒道:“陛下,时辰到了,该移驾长信殿了。”

  “唔,知道了。”刘彻点了点头。

  随既,刘彻移驾去了长信殿。

  “………”

  时间太晚了,是应该早点休息了,否则,精力不剂,明日处理奏章,就很是吃力了。

  “………”

  元光二年,七月十二日。

  奏章台,是汉高祖刘邦亲手建造而成,也是汉代皇帝们审批、处理奏章的宫殿,取自“勤奋努力”之意。

  大概是刘邦希望自己的子孙,在勤理政事方面,可以超过自己。

  因此,刘邦才将处理奏章的宫殿命名为奏章台。

  以开国皇帝的名义,将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强加在后代子孙的身上,刘邦真不愧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位痞子皇帝。

  刘邦的这种办事风格,既简单又有效,可谓是民间百姓版本的阳谋。

  “………”

  事实上,刘邦的这一招,效果还是很好的。

  历代汉朝皇帝,只要是贤明有野心的君王,通通都被自家这位痞子祖宗,给套了进去。

  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无一不是在这奏章台内,几乎累得吐血,所以说这个名字,其实起的很是恬如其分。

  注:“古代皇帝,上朝,办公,批奏章,休息,都在不同的宫殿。”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