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汉双壁> 第三十九章雁门关下坐李广(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十九章雁门关下坐李广(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和李广现在面对的匈奴王庭大军相比,卫青那边,只是小打小闹罢了。

  “…”

  久经沙场,戎马一生的李广,看着这一幕,一脸的冷漠。

  面对匈奴的精锐主力大军,或许一般的将军,会害怕的屎尿失禁…

  但他李广,岂是一般的将军!

  他怕吗?他怕个屁?

  又不是没有和匈奴王庭大军打过,匈奴小儿想吓唬你李爷爷,你们还嫩了点…

  “………”

  不过,李广虽然很自信,但此刻,他还是感觉到压力山大。

  云城的丢失,几大边郡守军的失败,反击匈奴的失利,边彊百姓们的全面撤离。

  这一切一切的不利,全部都压在了李广,这位五十多岁老人家的身上。

  在华夏,边疆地区的存在,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中原腹地。

  疆域越大,战略纵深的优势,也会越明显。

  但现在,边疆的三郡已经被匈奴大军打穿了大半。

  汉军将领们只能依靠险峻的城池,勉强维持住局面。

  而雁门关是阻止匈奴王庭大军入侵大汉腹地的最后一道关卡,雁门关若失,则万事皆休。

  “………”

  天下雄关无数,以雁门为首。

  雁门关之所以重要,完全是因为,它是关中之屏,晋之咽喉,中原之塞。

  如果把大汉的彊土,比做一页纸,雁门关就是一个标准的"人"字。

  而且,这个"人"的两只脚,一只踩在关中,一直踩在中原,这两地都是古代中国的核心地带。

  古人有云: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

  漠北的游牧民族南下,雁门关是必经之路,通过这里便可一路来到中原腹地。

  自古以来,雁门关陷落,则长安洛阳会产生骚动。

  雁门关的大汉守军有八万,而匈奴王庭大军则有十余万。

  虽说,兵书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

  但是,匈奴王庭的精锐大军,可不是一般的军队,其战力更是非正常军队所能相比。

  当然了,李广这个当世名将,花费了近乎一辈子的时间打造出来的盾刀兵精锐,也不是吃素的。

  盾刀兵同样也是当世精锐部队。

  盾刀兵的特性是主防御,其次才是进攻。

  在雁门关这种高大的城墙中,最能发挥这个兵种的优势。

  咳咳咳,话归正题。

  随着军臣单于下令全线进攻,战鼓声四面敲响。

  狼锐、天雷、天风、天土四军等十余万大军,纷纷展开军势,开始进攻雁门关。

  无数的箭矢,犹如暴风骤雨一般,从匈奴王庭大军的队伍中飞出。

  匈奴王庭大军独有的的狼菱破甲箭头,飞入城墙中后。从各个角度,深深扎进扎进了汉军厚重的铁制铠甲中。

  那狼菱破甲箭头入体之后,带起了一蓬蓬鲜红耀眼的血红色。

  那种利器刺入肉体的声音,就像嗜血的野狼,用利牙撕开筋肉的撕拉声。

  狼菱破甲箭头虽说专破重甲,但耗铁量,却是普通箭头的三倍。

  草原缺铁,普通的杂牌匈奴骑兵,压根就没有这个。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