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第229章:苏曳和慈禧!哀家认输了!(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29章:苏曳和慈禧!哀家认输了!(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杜翰道:「难道我还骗你不成?这道密旨就在圣母皇太后手中,五日之后,天下督抚,将军,蒙古王宫都要瞻仰先帝遗容,那个时候圣母皇太后就会拿出密旨,号召天下,铲除逆贼。」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苏曳此贼知道事情马上就要败露了,所以丧心病狂,试图狗急跳墙,正率兵北上,试图做最后挣扎,但那也只是败犬之鸣而已。」

  「先帝对曾大帅恩情如海,而曾大帅又是天下群臣之表率,在这次大事上,更加要成为的大清江山社稷的擎天玉柱啊。」

  曾国藩道:「大事?什么大事?」

  杜翰道:「当然是苏曳狗急跳墙,倒行逆施,犯上作乱,他很有可能会出兵攻打承德行宫。」

  曾国藩道:「不可能吧,他是护送太后和皇上北上承德而已。」

  杜翰道:「曾大人糊涂啊,太后和皇上已经被他囚禁,形同傀儡了。我们作为臣子,当然要奋死拯救母后皇太后和皇上。」

  曾国藩道:「内战?这是万万不行的啊,一旦发生内战,江山就支离破碎了,我一定调和双方之矛盾,务必不让内战爆发。」

  杜翰沉默了下来,盯着曾国藩看了良久。

  然后,他忽然猛地站起,朝着承德行宫拱手道:「圣母皇太后口谕!」

  曾国藩一愕,然后赶紧起身,朝着承德方向拱手道:「臣恭请圣安。」

  皇太后不好称圣安,但这个时候也计较不了那么许多了。

  「圣慈躬安

  」杜翰道:「哀家口谕,苏曳犯上作乱,曾国藩当以匡扶社稷为己任,铲除叛逆,哀家何吝封公之赏。」

  曾国藩一愕,躬身道:「臣谢太后恩典。」

  杜翰道:「曾大帅,事成之后,朝廷还将把江西全部交给你们,九江一半归内务府,一半归你们,当然英国人那一份依旧不变。届时,曾大帅封了公爵,那真就是天下第一功臣了。」

  曾国藩道:「不敢,不敢!拨乱反正是应当之举,但封公之赏是万万不敢接受的。」

  接下来,双方又寒暄了几句。

  得到曾国藩模糊的表态后,杜翰这才起身离去。

  等到他走了之后,李鸿章出来道:「局势有点不妙啊,杜翰何等睿智之人,竟然矫诏了。」

  …………………………

  苏曳的两万大军护送慈安太后和皇帝北上,速度不快也不慢。

  一天走五十里,四百多里的距离,也就是九天。

  他的军队,距离承德行宫越来越近。

  每天都有人在报数。

  苏曳逆军,距离承德行宫,二百六十里。

  距离二百一十里。

  距离一百五十里。

  随着他的军队越来越近,整个气氛也越来越窒息。

  真正的山雨欲来。

  承德行宫的七八万守军,日夜都在操练。

  每日都在动员。

  保卫太后,保卫承德行宫。

  若有叛逆,死战到底。

  看上去,完全是战意冲天。

  而慈禧太后,依旧在佛堂之中,吃斋念佛。

  ……………………

  佛堂。

  「太后,苏曳的军队距离承德行宫,还有一百里。」

  叶赫那拉氏冷艳的面孔,此时显得有些憔悴,听到一百里,她的娇躯微微抖了抖。

  她很想问什么,比如有没有派遣使者来?

  但终究没有问出口。

  她当然知道,是否爆发内战,基本上完全取决于她一人了。

  苏曳的军队,一天五十里,半点也没有减慢之意。

  表明,他没有任何妥协的意思。

  战争脚步,越来越近。

  慈禧太后,内心一阵阵发揪。

  屡屡有窒息之感。

  「太后,您有什么懿旨吗?」外面的人更是直接问道。

  「没有。」慈禧太后道。

  然后,那个人忐忑不安的脚步离去。

  整个承德行宫所有人,都充满了不安。

  慈禧继续跪在佛前,不断默念经文,仿佛想要寻求片刻安静。

  但是越念,越是心情烦躁。

  紧接着,外面又传来了脚步声。

  「又怎么了?」

  太监安德海道:「启禀太后,黑龙江将军府六百里加急,俄国大军杀入我大清境内了。」

  黑龙江将军此时也在承德,所以是留守官员发来的急报。

  这话一出,猛地一惊,直接站起。

  可谓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俄国人果然狼子野心,就这么迫不及待杀过来了。

  喜的是,终于有台阶了。

  顿时,她直接道:「召群臣入宫,朝会!」

  按说皇帝不在,太后还没有垂帘听政,是没有资格朝会的。

  但现在是十万火急之时,也顾不了许多了。

  只不过,这次朝议终究是不能选在正殿进行,而是在烟波致爽殿。

  …………………

  …

  大殿之上,九个顾命大臣,承德行宫的主要大臣都在。

  「启禀太后,俄国总督说大清是我们盟邦,有叛逆囚禁了母后皇太后和皇上,所以他们义不容辞,出手相助。」

  「他们愿意无偿借兵给我们,铲除叛逆。」

  杜翰出列道:「启禀太后,苏曳倒行逆施,犯上作乱,就连友邦也看不下去了,出兵相助。」

  伯彦讷谟祜道:「启禀太后,苏曳贼子,犯上作乱,引来外兵,此等滔天大罪,人神共愤。」

  匡源道:「启禀太后,臣愿意去黑龙江安抚俄***队。朝廷大军,可以安心绞贼。」

  「太后,攘外必先安内!」

  「太后,我十万大军已经枕戈待旦,只要太后一声旨下,便可铲除叛贼,匡扶社稷。」

  然后,所有人发现。

  在朝堂上叫嚣的,就只有区区六七人而已。

  剩下的,全部闭口不言。

  包括肃顺、恭亲王奕、端华、载垣等等很多人,在很久之前就没有露面,也没有开口了。

  慈禧太后躲进佛堂,他们也闭门谢客。

  唯有杜翰、匡源、伯彦讷谟祜在拼命奔走,到处串联,喊打喊杀。

  荣禄是太后心腹,大家每次问他态度,都显得战意坚决,很多人这才安心。

  而现在,所有人都望着慈禧太后。

  都在等待他的最终决心。

  「太后,铲除逆贼,在此一举!」

  「太后,不要忘记了先帝的遗训啊。」

  「太后,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也会恨不得下凡讨伐苏曳逆贼的。」

  几个人继续拼命高呼,催促慈禧太后的决定。

  而此时的叶赫那拉氏,也觉得口干舌燥,心跳加速。

  足足好一会儿,她缓缓开口道:「外贼入侵,江山社稷危矣!此等时候,如何生乱?哀家决定亲自前往苏曳军中,和母后皇太后进行商议。」

  这话一出。

  全场很多人,长长松了一口气。

  终于不用打了,终于不用打了。

  我好害怕啊!

  但是也有很多人,内心颤抖战栗。

  一部分人,遍体冰寒,只觉得太后的话,仿佛五雷轰顶。

  足足好一会儿,杜翰跪下叩首道:「太后,万万不可啊!」

  匡源和伯彦讷谟祜也拼命磕头道:「太后万万不可去啊,您这一去,只怕也会被苏曳逆贼囚禁的啊。」

  「太后关乎江山社稷,金玉之躯,哪能身赴险境啊。」

  几个人拼命磕头,如同杜鹃泣血。

  而大部分人,却一语不发。

  足足好一会儿,叶赫那拉氏道:「荣禄,你准备军队,伴我南下,前往苏曳军中。」

  荣禄道:「奴才遵旨!」

  太后道:「哀家心意已诀,无需多言,就这么定了。」

  然后,她直接坚决离去,不给其他人反对的机会。

  ……………………

  次日!

  太后叶赫那拉氏在荣禄天津新军的保护下,离开承德行宫南下,朝着苏曳军队的方向而去。

  另外荣禄也派遣了使者,用最快的速度先行南下,禀报了母后皇太后和苏曳。

  苏曳军队收到信后,也停止了前进,原地驻守。

  安营扎寨。

  慈安太后几乎喜极而泣。

  终于等来这一刻了,她终于不是大清的罪人了。

  这几日她虽然看上去坚定无比,但每天都惶恐不安,寝不能寐,

  连饭都吃不下。

  不知道多少次从噩梦中醒来,梦到两军内战,血流成河。

  紧接着,慈禧太后那边的第二波使者也来了。

  双方定下一个谈判地点。

  这个地点不能在荣禄军中,也不能在苏曳军中。

  此时,两军距离三十里。

  拿出地图,在两军中间,找到了一个驿站。

  于是苏曳道:「就选择在这个驿站中谈判如何?」

  慈禧使者道:「太后娘娘也是这个意思。」

  苏曳道:「太后那边,准备几个人进入驿站谈判。」

  慈禧使者道:「仅仅太后一人。」

  苏曳道:「那我这边送母后皇太后进入驿站后,也在外面等候。」

  慈禧的使者道:「太后的意思,是苏曳大人您去谈。」

  苏曳道:「我和母后皇太后两人一起去谈?」

  慈禧使者道:「不,是您一个人去谈。」

  苏曳一愕,然后点头道:「好,那双方派多少兵力,防守那个驿站呢?」

  慈禧使者道:「双方各自派遣两千人,如何?」

  苏曳道:「可!」

  慈禧使者道:「明日双方军队到场,检查整个驿站的安全,后天上午九点,一同进入驿站如何?」

  这个时候西洋钟表早已经大规模进入中国,所以在这等时候,就用西方记时。

  苏曳道:「好。」

  慈禧的使者道:「那小人这就去回禀太后娘娘了。」

  ……………………

  次日!

  苏曳这边派出两千军队,前往那个驿站。

  荣禄那边也派出两千人。

  双方彻底将整个驿站的每一个角落都检查得清清楚楚,确保没有任何安全隐患。

  里面的所有家具,器具全部都换上新的。

  并且由双方派人彻底检查过,保证没有任何问题。

  接下来,四千人把整个驿站包围得水泄不通,不许任何人进出。

  ………………

  次日!

  苏曳作为臣子,肯定要先太后一步,进入驿站,等候对方的到来。

  所以,时间刚刚过了九点,苏曳就走进了驿站之内。

  此时,双方军队包围了驿站,但是又距离驿站三十米之外。

  确保双方的谈话,不会被任何人听了去。

  就是前面这一栋楼宇了,上面挂着龙旗。

  苏曳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上了台阶。

  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

  没有想到,慈禧太后已经提前来了,正静静地坐在那里。

  她此时一身衮服,华丽庄严,冷艳逼人。

  二十六岁的她,正是女人最好的时刻。

  苏曳上前行礼道:「臣苏曳,拜见太后娘娘,太后福寿金安。」

  叶赫那拉氏就端坐在那里,也不喊平身。

  她就静静地看着苏曳,然后眼圈一点点红了。

  足足好一会儿,她朝着苏曳道:「苏曳大人,现在你满意了!」

  「哀家来找你认输了,你总算满意了吧!」

  ………………………………

  注:拜求月票,恩公拉我一把,叩谢大家!谢谢您

  (本章完)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