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978合成系文豪> 第260章 不予发表(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60章 不予发表(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不过赵蒙生是属于那种成长式的反面主角。

  就是一开始他是真坏,自私自利到冯沐都看不起他,但是在经历过一次次战斗以后,赵蒙生的人格完成了升华。

  看完这篇,冯沐大为震动,坐在桌前恍惚许久,最后忍不住将其分享给了光未然。

  “你看看。”

  光未然同样深受震动。

  他和冯沐很快达成共识。

  虽然《高山下的花环》这篇尚未发表,但称其为当下军旅文学创作的扛鼎之作绝对没有丝毫夸张。

  “这小子这趟南边没白去啊。”光未然唏嘘道。

  冯沐点点头。

  他对里梁三喜这个人物印象颇深。

  记得他们作协这次在南方采访,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遗书,不少上面还沾着血迹。

  一次采访时,冯沐了解到一名连队干部,家是在贫困的山区,欠了许多账。

  临上战场前,他给妻子写了封信,在信中嘱咐妻子,如果自己战死的话,请她与母亲好好活下去,不要给国家和组织添麻烦,欠账的话就用自己的抚恤金去还。

  当时一大群作家,包括冯沐本人都深受震动。

  冯沐没想到江弦居然也记得这件事,还记得这么深刻,直接通过艺术糅合写出了梁三喜这个人物。

  6月10日,文学界被《京城文学》发表的《人生》震动了。

  在之前,中国带有明确的脸谱化的倾向。

  简单点说就是分好人坏人。

  而《人生》的高加林,他身上透露着思想的复杂、多变,真正的人恰恰便是这样的。

  就在《车水马龙》和《人生》的名号响彻文艺界之际,《棋王》杀青了。

  葛尤可算是回到京城,第一时间来拜访了一趟江弦。

  “江兄,我都瘦了。”

  “你看你这小身板。”江弦给他倒上虎骨酒,“来两口。”

  不久,《大众电影》的记者很快跟着谢晋一块儿找上了江弦的门。

  这会儿的电影,在上映以前,通常要提前几个月通过《大众电影》进行预热。

  记者不光和江弦聊《棋王》这,还请教起王一生的原型人物。

  《棋王》作为江弦的处女作,在他连珠炮一样接连推出热销以后,受到的关注反而比较少。

  关于原型,只有在此前的创作谈中江弦简单提过几次。

  他当时说,王一生杂糅了好几个棋手的形象,臧国柱是原型之一。

  “还有谁呢?”

  “.除了臧国柱同志,那有一个人叫何连生。”

  江弦回忆说,“这个人自小在京城长大,号称下遍京城无敌手,棋圈给了他个‘醉侠’的名号。

  一是他能喝,涮着羊肉,一顿能喝一瓶半二锅头。

  再是他下棋擅走怪招,棋路走得歪歪斜斜,像打醉拳。

  后来下乡,他去了云南,我听朋友讲,他每天吃不饱饭,一收工就是找吃的,五年没摸过棋子,还说:饭都吃不饱,还下什么棋”

  记者听得两眼冒光。

  今儿这趟算是赚了!

  谢晋也是一阵意外,他可没听江弦说过这些。

  拍一次《棋王》,谢晋几乎会了全国各路象棋高手。

  深感象棋的运道,被嗡嗡嗡斩断了这么一次。

  胡荣华此前是全国出名的十连冠,象棋界独孤求败一样的人物,人送外号“胡司令”。

  因为他比很多棋手都年轻,喊他大了小了都不合适,干脆就喊司令。

  这样一号人物,嗡嗡嗡以后巅峰不在,这几年全国赛,不败金身接连被破。

  象棋还真是从他开始衰落。

  以前的象棋第一人是老了所以下不了,后世的象棋第一人是牢了所以下不了。

  “《棋王》打算多会儿上映?”江弦和谢晋打听。

  “还定不下来,总之一定在今年。”谢晋给了他个最迟期限。

  一年上映两部他的电影?

  江弦想想都有点夸张。

  回到家里,收到了《十月》那边打来的电话。

  张守仁告诉他,《十月》把《花环》拿给了冯沐同志。

  冯沐看后说:“这是一篇好文章,可我担心写得太尖锐,需要稍事修改,把太尖锐的地方抹掉才能发表。”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