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978合成系文豪> 第262章 送东西(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62章 送东西(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高山下的花环》是一部好作品,一部充溢着崇高的革命情愫、能够提高和净化人们思想境界的作品。

  在军事题材创作上,有着突破性的贡献。

  它以雄浑悲壮的故事呈现战争的残酷,以饱满丰富的情感塑造了一系列军人英雄群像,以现实主义手法揭示了人的精神世界的宽阔和复杂.”

  这篇文学评论对江弦的《花环》这篇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认定其是一部军事文学史上难得的突破之作。

  靳少先看完以后欣喜若狂,马上拿给《十月》编辑部的同行们传阅,大伙看过以后一致叫好。

  这篇文学评论不光写得好,还出自冯沐同志之手。

  冯沐是“山药蛋派”的伯乐,在另一时空中,他给争议巨大的《乔厂长上任记》撰过文,给寂寂无名的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撰过文,是文学批评界的一座高山。

  在这篇文学评论当中,冯沐没有吝啬他对江弦这名作者的喜爱,在评论中认定江弦是一位“有良心、有才能的作家”。

  “没想到冯沐同志真给你写了。”靳少先第一时间找来江弦,他脸上带着失而复得的喜悦。

  江弦也是意外。

  不过并没表现的有多骄傲,“看来冯沐同志是认同了我写作的立足点。”

  靳少先看着他一脸的云淡风轻,倒是佩服起这个年轻人的这份定力。

  不过再一琢磨。

  合该如此!

  前段时间人家出版的《铜钱街》可是用了茅公留的一篇序!

  江弦本人和茅公两人在序文里一问一答,彼此回忆,交相辉映,情真意切,惹得多少读者潸然泪下,回忆那位不久前辞世的文坛巨匠。

  经过三审,《十月》编辑部决定发表江弦这篇《高山下的花环》。

  之前说过,《十月》是双月刊,他这个双月刊和《收获》不同,是单月发行,《花环》被安排在今年7月第4期上。

  《十月》的编辑们雄心勃勃。

  不仅准备在头条位置刊登《花环》,还要同期配发江弦的近照和简介以及冯沐的评论,力求向广大读者隆重推介这部振聋发聩的当代军事文学史“扛鼎之作”。

  没错,《高山下的花环》还没发表,只是经过了小范围的流传,就已经被视作当代军事文学史上的“扛鼎之作”了。

  这天,张守仁敲开了江弦的家门。

  他来的时候,江弦和朱琳俩人穿着运动服,正在楼底下空地练功。

  “这练什么气功呢?”

  张守仁搁旁边儿看了一会儿,也不知道这俩人练得是什么路数。

  “老张,你怎么来了?”

  江弦把招式一收,擦了擦汗,解释道:“不是气功,就是瞎活动活动。”

  朱琳和张守仁打了个招呼。

  江弦拍拍张守仁,“老张,是不是《花环》又出什么事儿了?”

  张守仁哭笑不得的从挎包里取出一张单子。

  “你啊,《高山下的花环》稿酬你不要了?”

  “稿酬?”

  江弦一拍脑门,“你瞧我这记性,差点儿都忘了还有稿酬这回事儿了。”

  张守仁抿了抿嘴,被这厮凡的说不出话。

  《十月》给江弦开出的当然是千字10块的名家标准。

  《高山下的花环》字数不多,将近九万字,到手的稿酬算下来也就是将近九百块钱。

  这会儿实行的是“八级工资制”,八级工的工资那就顶了头了,一个月八十来块钱,900块,也就差不多8级工一年的工资了。

  再换个赛道,张守仁记得江弦说过《花环》这篇是他花了两个月完成的。

  两个月赚了900块,一个月也就是450块。

  这赚钱的速度,按照行政“24级工资制”,这小子月收入和3级、4级相近了。

  那可都是带“国”字的!

  “行了,我这东西给你送到了,您俩接着练吧。”

  张守仁把稿酬单送来就告辞,任江弦怎么劝说,也不再留下来喝茶。

  江弦又拉着朱琳操练。

  “你这什么怪功夫?”

  朱琳疑惑道:“要不我还是去外边儿报个气功班,跟着人家师傅学两天。

  我看北影厂好些人都去呢,小庆姐还给我推荐了个师傅。”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