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978合成系文豪> 第266章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66章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高山下的花环》。”

  念了一遍名,并不是转载的其他,而是一篇江弦从未发表过的新作。

  “牛大发了。”王硕迫不及待的捧着《十月》杂志骑上护路栏杆。

  他仔细一看才发现。

  这册81年《十月》第四期不仅以头条位置刊登中篇《高山下的花环》,还在同期配发了作者江弦的简介,以及冯沐同志的评论文章《最瑰丽的和最宝贵的》。

  王硕也是个文艺青年,当然知道冯沐的名头,知道能让他写一篇文学评论的含金量有多重。

  他先把这篇评论文章读了一篇,在评论之中,冯沐毫不吝啬自己对《花环》这篇文章的喜爱之情,将其称为:

  一部振聋发聩的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史“扛鼎之作”。

  “这么夸张?”王硕皱起眉头。

  他这人心眼多,喜欢揣度些有的没的。

  他长这么大,就没哪部国内作家写的军旅能让他服气的。

  再说,江弦又没在部队里呆过。

  这让他不得不怀疑冯沐这番赞美的真实程度。

  翻看作者介绍,确认江弦没在部队里呆过以后,王硕心底的质疑更甚。

  他都担心江弦写出个军盲笑话,诸如拉个空军过来就会开飞机、拉个海军过来就会游泳这类。

  是骡子是马,拉过来遛遛就知道了。

  抱着复杂的想法,王硕翻至头条的位置,读起了这篇《高山下的花环》。

  《高山下的花环》这篇,除去引子,可以分为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部分。

  塑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不过主要人物是三个:

  连长,梁三喜。

  普通排长,靳开来。

  指导员,赵蒙生。

  战前,养尊处优的“少爷”赵蒙生来到九连,连长梁三喜热情地接待了他,盼望赵蒙生的到来能为他分担一些担子,然而他的真实目的是搞“曲线调动”。

  赵蒙生不习惯部队艰苦生活,靳开来看不惯他的作风,梁三喜无奈的从中调和。

  这算是三人的战前关系。

  王硕接着往下看。

  队伍忽然收到调令,赵蒙生的调令也下来了,结果一向忠厚的梁三喜劈头盖脸地痛骂了他。

  “祖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

  赵蒙生理亏、愧疚、懊恼,他也知道在这种时候离开部队,是对军人称号的最大玷污,不得已,硬着头皮随部队坐上开往边防线的列车。

  然而到了前线,赵蒙生心凉了半截。

  在这里,连他母亲也无神通可施展了。

  思来想去,他把主意打到了有“雷神爷”之称的雷军长那里。

  赵蒙生的母亲对雷神爷有救命之恩,她曾冒着枪林弹雨,把雷神爷从死尸堆里一步一步背了出来,而后将其藏在山洞里,日夜照顾,甚至在一个夜晚与饿狼对峙到天色破晓。

  “在‘雷神爷’康复归队那天,他紧紧攥着我妈妈的手说:‘有恩不报非君子,我雷神爷走遍天涯海角,也忘不了你这女中豪杰!’”

  赵蒙生有了主意,便赶紧给母亲写信,指望她让雷神爷帮个忙,把自己调回。

  而就在这段战前训练的时间里,又发生了一件事:

  ——原本是普通排长的靳开来在战前忽然升迁,被任命为副连长。

  靳开来自嘲的说:“战前封我个送死的官儿。”

  突击队往往由副连长带领,冲在最前面。

  九连又是执行穿插任务的尖刀连,可想而知,一旦战斗打响,靳开来将率领突击队走在全团、乃至全师的最前面。

  即便如此,靳开来和梁三喜说:“放心吧,我会在副连长任上死出个样儿来的!”

  赵蒙生并不关心这些,他等待着长袖善舞的母亲,帮他打通雷神爷这层关系。

  结果谁都没想到,雷神爷勃然大怒,不仅没管赵蒙生,还在全体军人的面前甩了帽子,不点名地痛斥了这种可耻行径。

  “骂娘!我雷某今晚要骂娘!

  我的大炮就要万炮轰鸣!

  我的装甲车就要隆隆开进!

  我的千军万马就要去杀敌!就要去拼命!就要去流血!

  可刚才,有那么个神通广大的贵妇人,竟有本事从几千里之外,把电话要到我这前沿指挥所!

  此刻,我指挥所的电话,分分秒秒,千金难买!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