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978合成系文豪> 第306章 红的?绿的?(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06章 红的?绿的?(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我也上有老,下有嗯,可能就快有小,这么一大家子人都等着我养活,刘副总编,咱们也要互相理解你说呢?”

  江弦说到这里,任伟东心中已经了然,“我明白,我们的要求确实有点突兀,缺乏对你的理解,不如你看这样,你这篇报告由我们新X社来帮你出版,你呢,再辛苦一次,再给市民做上一次报告?”

  江弦听到这里就比较满意了。

  中作协是他的单位,陈荒煤是他的领导,领导让他干嘛,那他当然要表现表现。

  可那是因为陈荒煤,他江弦可不是谁来了都能随便使唤两下的。

  点了点头,江弦说:“新X社是国内著名的新闻机构,要是能由新X社替我出版《理解万岁》这篇报告,那对我来说真是莫大的荣幸!”

  “那作报告的事情”任伟东带着期待看向江弦。

  “就麻烦新X社帮我安排了。”江弦喝一口水,润了润嗓子,同时也有点意外,“我还是第一次在市里出席这样的活动。”

  “这是《理解万岁》应该得到的待遇。”

  任伟东说,“《花环》那篇我也看过,《理解万岁》这篇报告和《高山下的花环》一样,都有着独有的真实性,能够引起广大群众的共情。

  我相信报告开展以后,‘理解万岁’将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一种时代精神风貌的体现”

  寥寥几句,江弦和任伟东便顺利达成共识。

  任伟东又问了一些江弦在南方的生活问题,最后向他要了一份《理解万岁》的稿子。

  他权力够大,但这事儿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定下来的,还要任伟东回社里运作,才能确认这场报告在市内顺利开展。

  新X社的三人告辞以后,朱琳杏眸瞪得浑圆,语气颇有些不可思议。

  “江弦,他们来和你要《理解万岁》的?”

  江弦点点头,“《理解万岁》字数不多,出版估计也没多少稿酬,不过本来也没想着靠这个赚钱。”

  朱琳翻了个白眼,重点哪是这个。

  “他们要请你去市里面作报告?”

  “这阵仗也太大了吧。”

  朱琳都不敢想这是怎样一份巨大的名利。

  连她爸这个教授,好像都没得到过这样的机会,能在市里向人民们讲演、作报告。

  没想到江弦才这么年轻,就已经要把她爸甩开一大截了。

  “好歹我也是劳动模范,怎么说我也有这个资格。”江弦轻笑着说。????“德性。”

  陛下略带嘲弄损他一句,一双杏眸当中却满含骄傲之色。

  “到时候我让爸妈,还有虹虹全去给你捧场。”

  江弦笑着揽上她的腰间,“你不要用这样的思维,这是作报告,又不是电影上映,有什么捧场不捧场。”

  “那家里人也得给你撑腰。”朱琳娇声道。

  说罢又感觉江弦一双大手不规矩起来,她轻推他一把。

  “这才几点。”

  “你怎么不说你刚才给我下多猛的料。”

  “说啥呢”

  夫妻很快陷入一片火热。

  江弦发现朱琳是那种,平时看起来干干净净,可到了关键时候又能散发出骨子里的柔媚。

  可不就满足了女帝这个身份,平时有威仪,可到了关键时候又说不出的柔情万种。

  到底是杨洁导演看人准呢。

  翌日,江弦抽出个空闲去到沙滩北街2号,进到地震棚,找到《人民文学》编辑部所在的那一片。

  才刚过去,就听到几名编辑凑在一块儿讨论。

  “你们看戴凤莲死前这一段,她的血把儿子的手染红了,又染绿了,把自己的胸脯染绿了,又染红了,这一段隐喻就很好。”

  “红色的血,绿色的血,这怎么说?”

  “你们要想啊,戴凤莲死在哪儿?死在高粱地里,高粱是红色的,高粱的叶子和枝干是绿色的,江弦是想写。戴凤莲虽然死了,但她和这片土地融为一体,她的抗日精神在高密这片土地上永不熄灭。”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