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第281章 东风快递,诸君且听龙吟【万更求订阅】(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81章 东风快递,诸君且听龙吟【万更求订阅】(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丝毫不夸张的讲,别说是国内数学家会趋之若鹜。

  如果放开到全球数学界的话,不知道会有多少海外数学家会为之疯狂。

  马智明听完徐源的话,明显也是怔了一下。

  显然是没有想到徐源会选择这样做。

  还以为是徐源考虑到自己的年龄,才放弃了自己独自研究。

  念头停留在这里,略作思考他还是多询问了句。

  “你真要组建研究小组?”

  “其实以你的天赋和实力,在三十多岁的年纪,思维和大脑是不会有影响的,我相信哪怕是你自己研究也肯定能完成证明。”

  徐源哪里会不明白马智明的意思,不过这件事是他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

  自然不会因为一句话又临时更改。

  稍微组织下语言,下秒他很是认真的说:

  “正如主编你所说,我或许能证明黎曼猜想,但需要的时间是无法估量。”

  “并且我现在的情况,主要重心还是要在国家的重点项目研发上,没办法全身心的投入证明,而组建小组也有助于培养国内顶尖数学家。”

  “至于小组的成员选择上,恐怕还需要主编你费心。”

  马智明只是讲了自己应该讲的,看到徐源已经把各方面情况都考虑到,那他自然不会再有疑问。

  相反注意到旁边几位编委的表情后,脸上也是堆满了灿烂笑容。

  “那好。”

  “既然你有了决定,那我们肯定全力支持,也不知道谁能有幸加入你的这个小组。”

  “恐怕今天过后,很快全国数学学者都要沸腾了。”

  笑呵呵随口讲了这几句话,接着又想到什么连忙询问起正事。

  “不过对于小组成员的挑选,你有什么标准?”

  “年龄就暂时定在四十岁以下的,先由数学学报和各大高校推荐,到时候我会出一张试卷进一步选择。”

  “另外国内获得徐源数学奖的人员,也可以参与小组成员的选拔。”

  徐源稍微想了想,给马智明暂时列了个框架,方便对方推荐合适的人选。

  之所以和菲尔兹奖一样定在四十岁以下,主要是考虑到数学思维的固化,以及身体状况能否支撑这种专项小组工作。

  另外选择数学天赋高的年轻教授或博士,也更容易培养提升水平。

  当然如果有像张益唐那样的大器晚成选手,他肯定也不会拒绝。

  马智明对徐源说的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当即点点头满口答应下来。

  “没问题。”

  “这事交给我就行。”

  倒是旁边坐着的几位编委中,有人脸上的表情突然变得遗憾起来。

  最终摇摇头叹了口气。

  “看来我是这个福分了,岁月不饶人啊!”

  和马智明讲完正事,徐源便也没有了继续留在这里的理由。

  何况编委会这边的工作任务还比较重,反倒会耽误大家的工作。

  所以主动告辞后,当即转身朝着外面走去。

  反正剩下的事,交给马智明去安排就好,至于试卷就更加不用费什么力气。

  ……

  从编委会所在总部出来,徐源便准备离开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先回家里继续研究那些文献资料。

  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刚坐进车里,便见一辆轿车刚好停在了前面。

  使得行驶的道路完全被堵住。

  虽说几乎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但徐源自然不会这时候下去。

  “徐院士,我下去看看。”

  在听到司机的话后,他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不过紧接着,他突然看到从对面车里,下来了两位熟悉身影。

  于是连忙说道:“不用了,你先等一会。”

  讲完连忙打开车门走了下去,在和对方近前后,主动开口询问。

  “陆董事长。”

  “岳指挥。”

  “你们怎么来这里了?”

  没错。

  从车上下来的两人,正是航空工业董事长陆东明。

  以及空军方面负责人岳金伟。

  正因为双方都是熟人,徐源才感到奇怪。

  毕竟以陆东明和岳金伟的身份,按理说应该不会来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才对。

  而这时无论陆东明还是岳金伟,脸上都能隐隐看出急切的神情,显然是发生了什么比较紧急的事情。

  “我们是特意过来找你的,先跟我们走吧,详细情况等下车上说。”

  在听到陆东明的话后,徐源也猜到事情应该没有那么简单。

  于是便也不再耽搁什么。

  先是回去对司机招呼了一声,然后便坐进岳金伟他们的车里。

  随即当车子发动后,立刻朝市中心的方向行驶。

  到了这个时候,岳金伟才开口解释起来。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得到准确消息,太平洋西部海域出现一支航母编队。”

  “其中有三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

  “从对方的航向和意图来看,应该是冲我们来的。”

  “先前我们再次拒绝了,对方要求合作共享量子通信技术的提议。”

  徐源听完这些脸色也顿时一冷,没有想到海外因为量子通信技术,竟狗急跳墙直接使用这种强硬手段。

  显然经过上次氮化镓雷达的事情,让他们不敢再从其他行业施加压力。

  思维快速运转之下,徐源接过话茬分析道:

  “对方应该是想用这种直接的方式,来给我们制造压力好让我们妥协共享技术,但对他们而言,现在绝对不敢主动发起进攻。”

  “他们可比我们更害怕局势失控。”

  “智囊团的分析也是如此,不过这件事恐怕很快就会成为全球热点新闻,我们也必须采取一定行动才行。”岳金伟点点头同意徐源的判断。

  但正如他说的那样,对方跑到你家门口挑衅。

  就算不接受技术共享,可什么都不做的话,自身尊严也会受到影响。

  面对这种状况,徐源也在心里暗自思索着。

  而之后路上,从陆东明那里,徐源也了解到了更多的情况。

  因为无论局势走向究竟如何,肯定要有最坏打算的方案制定。

  到那个时候仅凭一艘航空母舰,面对航母编队肯定是有一定压力的。

  如此就只能借助空中力量。

  说不定连翼龙无人机和隐身无人轰炸机,都要投入使用执行任务。

  这样的话,就肯定需要他这个研发者,来确定执行任务的可行性。

  所以陆东明才紧急找到他,让他参与智囊团的分析讨论会议。

  ——

  海外媒体向来主打的就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面对这种全球爆点话题,肯定是争相报道,甚至邀请各种评论员来进行分析。

  至于一些小地区,则直接进入了高度紧张状态。

  生怕不小心就成了炮灰。

  而随着消息传回国内后,网友们自然是群情激愤热血沸腾。

  全网各大主流网站平台上,几乎相关话题下所有言论都表达出一个态度。

  那就是坚决不妥协。

  毕竟是人家主动找上门挑衅,岂能没有任何反应。

  并且在讨论的同时,也相信上面很快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

  让全世界明白,要挟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是上次氮化镓雷达的事没有得逞,所以就打算直接来抢了。”

  “好家伙,这次是装都不装了。”

  “拿着演习两个字冠冕堂皇的当借口,实际想打什么算盘谁不清楚。”

  “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真以为这样就能让咱们妥协了,想要咱们的先进技术想都不要想。”

  “有本事就直接动手,看看到底是谁在害怕。”

  “我们的字典里没有妥协这两个字,我倒要看看最后怎么收场。”

  “先是在记者招待会上,要求咱们共享技术,被拒绝后太平洋西面就出现了航空母舰,不就是想用这种方法制造压力嘛。”

  “只能说对方打错算盘了,现在可不是二十年前。”

  “大家等着看戏吧,谁是小丑相信很快就知道,说不定这次还会有惊喜。”

  ……

  徐源眼下并不知道网上的情况,在跟随陆东明和岳金伟经过一段时间行程后,他们也终于来到了智囊团进行分析和讨论的会议室。

  因为进入会议室后会议已经开始,徐源便找了个位置先坐下。

  在认真听了一会后,得知目前已经采取了和对方向对等的措施。

  即在内海外围进行演习任务。

  并由隐身战斗机配合。

  希望以此表明己方的态度,迫使对方主动撤离。

  不过由于只有一艘航空母舰的缘故,怎么看这种震慑力都显得不那么足。

  人家完全能继续拿着演习任务的借口,依旧留在附近恶心人。

  毕竟只要不越界,就没有办法真正动手。

  主要对方的目的是获得量子通信技术,来保证自身在量子领域的发展不落后,为未来局势提前进行布局。

  可不是真来拼命的。

  而这时徐源随着思维快速运转,心里面顿时想到什么不由得一动。

  当念头停留在这里,他也不再迟疑什么,立即主动举手示意。

  台上的人注意到徐源的动作后,当即停了下来,引导大家的目光朝徐源看去。

  随即询问道:

  “徐院士有什么见解吗?”

  迎上在场众人的目光,徐源站起身,然后胸有成竹的开口回答。

  “目前我们的东风超高音速导弹已经实验成功,我认为可以进行一次试射,目标地点就放在对方航母编队所在周围海域。”

  “相信一枚能携带常规或核弹头,使用钱老弹道无法被拦截的超高音速导弹。”

  “能够让他们清醒清醒。”

  是的。

  经过这两年的不断实验积累经验,火箭技术研究院负责的超高音速导弹项目,目前可以说已经比较成熟。

  无论是高达10马赫的最快飞行速度,还是无法拦截的钱老弹道。

  都绝对能称得上是敌人最不想面对的噩梦。

  如今趁着这个机会,也确实是时候亮相,让外界知道除了先进的战斗机和无人机技术,还有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杀器存在。

  徐源虽然没有具体参与此导弹项目,却设计了导弹的乘波体外形,以及配合祝雪君进行轨道计算。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