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第310章 重新建造一个装置(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10章 重新建造一个装置(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人类文明的发展又将如何?

  不过徐源心里面也清楚,眼下去思考这些,明显是还为时过早。

  很快假期结束。

  徐源也正式来到等离子物理研究所,并首次参加了项目讨论会议。

  上午十点。

  报告厅内徐源和李国建坐在主座,认真听教授研究员的详细汇报。

  今天来参加会议的,都是可控核聚变项目成员。

  徐源放眼望去,能看到很多都是年轻面孔,正如资料中说的那样,项目成员的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多岁。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毕竟在三十多岁的年纪下,便能参与到可控核聚变这种重点项目中。

  足以证明他们的优秀。

  同时身处这种项目,也能很快成长起来。

  还要便是以他们的年纪,从事科研工作的时间还有很长。

  这是国内科学技术未来能否大爆发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徐源这几天也没闲着,详细研究了目前人造太阳项目的情况。

  眼下结合其他研究员的汇报,时不时陷入思考。

  “距离上次成功点火实验后,这段时间我们对托卡马克装置的研究有了新突破,所以我申请再次点火,不出问题的话我想可以创造新的记录。”

  不多时伴随一位研究员提出申请,也顿时引起了徐源的注意。

  下意识多看了几眼。

  对于这位研究员所说的情况,他自然是知道的。

  上次托卡马克装置成功点火,实现在高温下成功反应十几分钟。

  不但创造了新的记录,还被广泛报道,引起全球性的热议。

  如今又要进行点火,且还有把握打破上次的记录。

  单论这种速度,可以说还是不慢的。

  只不过和真正的可控核聚变相比,却依旧只能说太过于遥远。

  毕竟就算每次都能增加几分钟,距离长久稳定运行的要求,那也是十万八千里。

  而正当徐源想到这些时,只见旁边李国建并没有直接回答做出决定,反倒是把脑袋探了过来,询问起徐源的意见。

  “徐院。”

  “你认为我们下阶段的工作要如何安排?”

  之前他是项目负责人,这种事情自然是好安排,但现在徐源作为项目的总设计师。

  肯定要听从徐源的意见。

  何况徐源的天赋和实力,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的。

  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

  事实上情况也正是如此,当现场众人看到话语权来到徐源这里后,顿时都把目光落在了徐源身上,甚至连注意力都集中了很多。

  想知道徐源会作何安排。

  主要按照以往徐源负责项目的经验,他们的进展应该会加快很多才对。

  徐源突然听到耳旁传来的李国建的声音,在怔了下后立刻便反应过来,知道确实到了自己开口的时候。

  关于后续项目的规划安排,他心里面肯定是早就有了想法。

  总之是尽可能的加快研发进度,争取早日攻克可控核聚变。

  否则真不知道,还要等上多长时间,人类文明才能真正掌握可控核聚变能源。

  于是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他几乎没有卖关子,立刻便沉声开口说出自己决定。

  “从目前的数据资料来看,我们的托卡马克装置已然遇到了瓶颈,不把这个瓶颈解决使之升级,反应时间上的记录打破意义不大。”

  “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核聚变。”

  “这确实是我们面对的问题。”李国建听到这里点点头表示认同。

  话音刚落又急忙追问道:“徐院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说实话相比最开始的托卡马克装置,他们已经先后进行了几次升级设计。

  否则也不可能取得现在的成绩。

  可想要使之有质的突破,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也只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徐源的身上。

  “我的建议是,直接拆除掉现在的托卡马克装置,然后重新搭建。”

  原本对徐源无比期待的众人,在听到徐源的决定后顿时被吓了一跳,然后眼神中便流露出疑惑和不解。

  眼下院里的这个托卡马克装置,可以说是他们整个项目的心血所在。

  代表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

  当初为建造它,不知道花费了多少资金,投入多少科研人员的努力。

  直接将其拆掉的话,怎么看都显得过于决断。

  并非正确的做法。

  先不说拆掉重新建造,这个过程中会花费多长时间和各种资源。

  就算新的建造好,性能上能不能超过现在这个,都还是未知数。

  如果最终发现全都白忙活的话,恐怕保持的领先优势也会被别人反超。

  他们自然是相信徐源,认为徐源有望解决可控核聚变问题。

  但面对这样一个决定,这种想法却有些动摇。

  旁边的李国建听到这番话,同样忍不住扭头多看了徐源几眼。

  不过流露出的神情,更多是思考状。

  似乎已经有些明白徐源的用意。

  只是还没来得及询问,便见有其他研究员主动讲出了自己的疑问。

  “徐院。”

  “我们的托卡马克装置,是经过了几代升级,才能有今天的性能表现。”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