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第352章 耶律大石的魄力!(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52章 耶律大石的魄力!(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洪州城西北面,一处深山中。

  这一处深山蔓延很长,山中有沟壑,搁在寒冬时节,山中风大雪大,很难逗留。可现在正值夏季,在南方炎热的时候,山中的气候却很凉爽。

  恰是如此,耶律大石的士兵才能安稳的留在山中。

  所有人吃着干粮,倒也不着急。

  耶律大石派出去的探子,全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经验丰富。加上耶律大石禁止派出去的探子发生冲突,就算发现了宋军探子,也远远的避开,始终没有暴露行踪。

  耶律大石如今四十出头的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此人是辽国的宗室出身,通晓契丹文和汉文,更以宗室子弟的身份中进士,在文化上的造诣相当高。

  辽国衰败,被金国攻破,天祚帝逃跑后,他拥立了耶律淳当皇帝,彻底掌握军权。

  耶律淳当皇帝期间,宋军趁机猛攻。

  耶律大石却是镇定自若的排兵布阵,两次大败宋军,取得了对宋作战的胜利。

  这个人虽然赢了,却不是骄狂的人,反而告诉大宋愿意休战。

  大宋要战,他奉陪到底。

  大宋愿意休战,他乐见其成。

  虽说耶律大石稳定了南方,挡住了宋军,可是金人继续南下,耶律大石的兵力少,面对金人的铁浮屠,难以抵挡,最终带着军队逃走,又回到了天祚帝的身边。

  天祚帝却不相信耶律大石,更申斥耶律大石擅自拥立皇帝,处处猜疑。

  不仅如此,天祚帝一意孤行要和金人决战,耶律大石审时度势后,发现无法抵挡,就主动请缨去了西北面,最终自立为王,跟着又建国称帝,建立了西辽。

  历史上,耶律大石趁着金国和大宋交战的机会,一路西征,打下了大片的疆土,击败了塞尔柱帝国和中亚各国联军,疆域达到了四百多万平方公里,称霸中亚。

  如今的耶律大石,却没有这样的实力。

  一方面,他立足西北的时间短,底蕴还不够。

  另一方面,金国和大宋没有出现长久的纠缠厮杀,反而是大宋奋起厮杀,在短短时间就灭了金国,吞并了大理,以及剑指西夏国。

  留给耶律大石的时间太短了。

  无奈下,耶律大石才带着人御驾亲征,亲自来到西夏参战。

  耶律大石很瞧不起李乾顺。

  他在北面的时候,一直听说西夏李乾顺是个人物,整顿西夏的军务,稳定西夏的局势,在辽国、金国和宋国之间游刃有余。

  如今,却是李乾顺惶惶不安。

  尤其是李乾顺靠着几十年励精图治的底蕴,都无法抗衡大宋。

  太废物了。

  耶律大石此刻正在研究附近的地形地貌,看着通往洪州城的道路。

  从他所藏匿的位置,一路到洪州城,需要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只要李乾顺消耗了赵桓的兵力,或者让赵桓把所有兵力都投入到攻城中,耶律大石就可以出兵了。

  实际上,耶律大石曾想过,趁着大宋攻打西夏,自己也攻打西夏的边境,趁机咬下几块肉来。

  问题是落井下石灭了西夏,赵桓一定会攻打他建立的辽国。

  帮助李乾顺是没办法的事情。

  他只能这么办。

  在耶律大石研究的时候,一阵脚步声传来,却是去传递消息的探子回来了,禀报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耶律大石问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探子禀报道:“回禀陛下,洪州城破了。”

  轰!!

  耶律大石的脑中,仿佛有惊雷炸响,整个人都懵了。

  李乾顺率领五万大军进驻洪州城,只要是李乾顺能整顿兵马,统合人心。别说是赵桓才几万的兵力,就算是十万之众攻打城池,也应该能守住的。

  如今,直接崩溃了。

  耶律大石大骂道:“李乾顺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就算是五万头猪,也能挡住赵桓的大军。现在竟然败了,到底是怎么落败的?”

  探子禀报道:“回禀陛下,是知州洪晟,打开了城门迎接宋朝大军入城。”

  “废物!”

  耶律大石忍不住再一次呵斥。

  一个皇帝,连本地知州是否忠心都不清楚,轻易让洪晟掌握了城池,还任由洪晟打开城门投降。

  换做是他,四方城门的防守将领,都要换成他的人。

  所有一切,都必须牢牢控制。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