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杀的萧玉鳞?”薛冲本能的问。
“是啊!除了我,还有谁能杀得了他?他身上有子母斗天战王铠,还有莽苍待那样的道器,本身的武功又是那么高。”
薛冲吃惊:“怪不得!怪不得就算是萧君,都查不出萧玉鳞受了什么伤死的。黑水浪毒,一旦毒发之后,会渐渐变成白痴,受人控制,如果病情加重,则可以很快的断绝生机,无疾而终,他是这样死的吗?”
“是的,陛下!他死之后,我的身体清白了一半,我还要杀一个人,那就是鹰明子。”
薛冲的心中立即升起一种敬佩之意,深深的看着她的眼,感受到她一种成熟女人使人无法抵挡的韵味:“好,我等这这一天!”
“陛下,我……我以前去到鹰明子和萧君的身边,那是逼不得已,因为……我的命都是我师傅元壁君给我的,我在投入太上魔门之前,曾经在她的面前立下毒誓,将来学成,为她做一件事。不管这件事有多难,即使会牺牲我的性命,我都必须为她做。拉拢鹰明子,我为她做到了,控制萧玉鳞,我也为她做到了。现在,我已经不欠她的任何东西,我为我自己活!”
薛冲点头:“原来是这样!我一直,一直都错怪了你,对不起!”
“陛下,该说对不起的是我,是我强人所难,要您收留,收留我这样残败的女人。”
……
洪都城!
萧君早朝。
这是那次宫廷大爆炸之后的第四天,萧君决定设朝。
他知道神州帝国现在是人心惶惶,太子死了,他这个做皇帝的也莫名其妙的三日不朝。
自建立大神州帝国以来,只要萧君在都城,那是不可一日不早朝。
他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要求全体官员进行早朝何午朝。
萧君现在的心情十分的低落,到了现在,他已经不知道多少次的运用内力探测自己的伤势,得到的结论是。自己的武功已经大打折扣,虽然经过自己最精心的调理,但是却还是却只能维持在当初刚刚登上神州帝国皇帝时候突破的那种境界。
据说夏雨田的武功,已经突破到恐怖的层次。
不知道现在。我还能不能再次的战胜他?
他这几日常常在心里这样想。
这天早朝之后,神州帝国的群臣都知道了一个消息:攻打薛冲的战事,暂时的停止。
这也使所有的大臣猜测百端,三日之前萧君还不可一世的宣布集结国中部队,要立即攻打大洪元帝国,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皇上却又改变了主意。
而且他们看萧君的气色,十分的不好。
当然,薛冲在大洪元帝国正式册封梦结为贵妃,天下各国祝贺。却也是两日之前的事情,神州帝国的群臣自是知晓。
当然,谁都不敢当着萧君的面提起这件事。
梦洁是萧君的义女,按照道理,她的大婚。该是她这个做岳父的十分出风头的事情,但是想不到,却似乎和神州帝国无关。
他们当然还知道薛冲封项纪为大将军,仅排在萧玉章、姬灿和拓拔飞云之后,尚在叶玄之上。
萧君和薛冲的争斗,虽然不知道谁胜谁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薛冲似乎占了上风,还把美丽无比的梦洁娶到。
但是此次早朝,萧君却是甚为满意,这些大臣虽然猜测纷纷,可是对自己的敬畏,却是没有丝毫的减退。
而且他今日特意问了户部和工部。知道庄稼收成极好,百姓安居乐业,神州国力可算已经恢复过来。
若不是自己武功受损,那么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就是大肆出击的好时候。可是现在自己受了薛冲的暗算,武功跌落到以前的水平,再要强行出战,不是明智之举。
而就在这个时候,元洪亲自来到神州帝国。
“什么,是他,快快有请!”萧君吩咐下去。
萧君亲自在国门迎接元洪,以显示对他的尊重。
其实,他早已经想派出使节到蒙兀帝国和元壁君谈判,以消弭旧恨。他显然已经看到,天下的帝国不少,但是只有四大帝国才是中流砥柱,其余的国家,都可以算是依附四大帝国而生,可是现在薛冲却拥有原大突和龙渊帝国的所有土地,兵力强大,若不早做防范,自己被吞并是迟早的事情。
若非如此,萧君也不愿对付薛冲这样的凶人,可惜功亏一篑。
两人见面寒暄,一点也不像是曾经生死决战的敌手。
“萧君陛下,以我们两人的了解,已经没有说话拐弯抹角的必要,在下这次来,就是要和贵国结盟,共同对付薛冲这个绝世妖孽。”元洪首先开门见山。
萧君点头:“好,我也实话告诉你,我们两国结盟对付薛冲,也是我的意思。”
“好!”元洪鼓掌,“只要有陛下这句话,太后说了,我们以前的恩怨,一笔勾销,先灭了薛冲,再共分天下!”
萧君颔首:“不过阁下也看到的,项城一败,我神州国损失惨重,这打头阵的任务,只好放在你们的肩膀上了,您觉得这样合适吗?”
元洪道:“这是当然!陛下的实力,我们已经有精确的评测,到时候只要陛下配合我们的进攻,薛冲就会抵挡不住。现在有一件当务之急的事情,还请陛下立即办理。”
“什么事情?”
“策反贵公子萧玉章!他可是薛冲的宰相,权势极大,若能收为我们之用,则是大大的助力。”
“不瞒阁下操心,我早已经向我这个孽子发出了符信,要他回来,做我神州帝国的太子,可是这不肖之子到现在还没有给我答复。”
元洪道:“是啊!他是您的儿子,现在又是武功接天中期的高手,怎么可能让他白白的为薛冲效力,一定要让他回来。太后说了,若是陛下能先办成了这件事,胜于二十万骑兵,因为萧玉章对薛冲实在是太重要了。陛下放心,我有一计,可以使萧玉章回到您的身边。”
萧君大喜:“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