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又说回来,刘彦对东晋小~朝~廷是不是封王根本不在意,倒是小~朝~廷对胡人随随便便就封王,遇到“自己人”却吝啬感到无比的鄙视。
“却不知晓,郡公有何处需要在下效劳?”宫陶先生能够分清楚轻重,无比诚恳地说:“若能办到,在下莫不敢辞。”
刘彦仔细想了一下,最后是摇头。
汉部当然有东晋小~朝~廷能够帮忙的地方,例如从长江以南招募更多的士子,用以补充治下各郡县的官位。另外就是从获取更多的人口,用以保证华夏苗裔在汉部占据大多数的成份。
那些事情东晋小~朝~廷不会答应,士子在东晋小~朝~廷显得无比珍贵,人口司马皇室自己都感到不足。
拜九品中正制所导致,能够在东晋政权下当士子的人,几乎每一个士子身上都流着所谓高贵血脉,血统越是高贵基本上就越是朝猪的方向发展,仅有一批极为少数的精英阶层能够办事,与众多身份低微却有能耐的小吏支撑着国家的运作。
刘彦需要大批的文化人,但是对于所谓世家子弟异常的不感冒。
事实上,目前文化人以长江作为分划线真的就是有着明显的两极化。
身处中原的文化人生活环境恶劣,有真才实学极易被胡人吸纳,哪怕是没有出仕基本也有极强的本事,任何一个家族的族长或精华人物作为一地县令基本是绰绰有余。那还是因为无能的家伙活不久,连带家族也该被胡人灭得干干净净。
长江以南的文化人,拜九品中正制所赐,大部分就是依靠血统占居高位,哪怕是一头猪只要血统高贵,没有任何本事也能当官。
不怪当代人,现如今的情况并不是短短时间内才形成这种情况,是世家这种体系走到了极端,没有了竞争对手之后所导致,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只能算是极端,致使上层垄断利益,下层无晋升之路,国家不是被大批废物玩坏就怪了。
“在下需得在郡公治下走动,了解更多事情,方能为郡公争取更多资源。”宫陶先生还是一脸的诚恳:“可否?”
刘彦的回应是简约的一个“行”字。
汉部不指望东晋小~朝~廷多少支援,刘彦同意宫陶先生随意活动有另外的用意。
一个躲在暗地里活动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家伙,宫陶先生在青州经营的人脉可不是经过几次打击就会被清除干净。刘彦就是不同意宫陶先生走动,难道宫陶先生就不会有什么行动?那干脆摆在明处,或许还能有更多的收获。
如此这般,宫陶先生还真的就到处晃悠了起来。
青州境内没有太多可说的地方,宫陶先生可没有傻到去联系潜伏起来的内线,他得到许可之后是坐船出海。
汉部经过三年的发展,海航上进步很多,船只体系也有了足够的分明,大体是平底船和尖底船两种体系。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