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唐官> 11.扬帆盖海去(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1.扬帆盖海去(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雅文小说
  云和便解释说,没杀人的炮,那武毅军的子弟就要多被蛮夷杀伤,这才是更大的罪孽,阿姊你想啊,那些在校场上的武道生们,都那么年轻,那么有风采,你忍心让他们在战场上,因无火炮相助而殒命吗?

  一听这个,云韶就赶紧合掌。

  她哪里愿意呢?

  “没铜佛,就用玉佛好了......”芝蕙更是满不在乎。

  因为她调查到了新的生财之道,扬州的碾玉坊不多,她便准备走三兄的人脉门路,从泾原那里搞大批的生玉来,做成形形色色的玉器,最简单的,一旦能用玉佛来替代铜佛(袖珍佛像完全可以替代),那光是这一笔,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芝蕙是坚决支持三兄政策的。

  二对一,云韶也没有办法,只能支持夫君。

  芝蕙就保证,马上就弄到上好的玉佛,供主母你供养。

  于是卫国公家的数座铜像,最先交出去。

  随即便是军府、州县的官吏们,都追随其后。

  韩愈尤其激动,他还上书状给高岳,称既然都开始毁佛像珈蓝了,不如做得更彻底些,开始对扬州各寺庙征税,我都替卫公您设计好了,僧尼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每年须交钱四贯、绢布一匹,寺田和寺户更是要按照标准缴纳两税钱和斛斗米,另外每年官府还要给寺庙下和籴本,征购米粮和器物。

  高岳回复说,退之所言深有道理,不过做事不可太烈,从长计议为好。

  即便“从长计议”,整个淮扬还是轰动了,楚州涟水的圣云寺有口铜钟,是上岸聚居的新罗人集资所捐的,刺史王海朝领人去搬,新罗人都来呱噪阻拦,被王海朝强行驱散,接着用数十头牛和绳索,要将大钟拉出寺庙来,结果大钟忽然下坠,砸穿地板,声若惊雷。

  和尚便和新罗信徒们大呼,说这是佛的意思,佛性寄寓在钟里,它不愿意离开圣云寺,若官府强行要搬运,那么就会招致天谴,卫国公征南行海路恐会遭遇不测。

  王海朝便写信给高岳。

  高岳大怒,回信寥寥数语:

  “穿墙凿壁,增设人手、牛马;

  本道铸钟为炮,自有佛性加持,杀敌无往不捷。

  若本道出海遭遇不测,圣云寺众僧便是诅咒本道,王使君可持剑杀之。

  若本道出海凯旋,圣云寺众僧便是妖言惑众,王使君可将其杖杀。”

  结果王海朝将此信给了圣云寺看,主事僧心想这不横竖要死,惊得当即就昏过去。

  于是楚州的军吏戍卒们便合力,将寺庙院墙尽数拆除,然后用百余头牛,将大钟拖出,就地熔为铜块,送往扬州军器坊,铸造火炮。

  随后,圣云寺僧人日夜为卫国公虔诚祷告,期盼他能早点康健凯旋,毕竟打胜仗心情会好,应该会宽恕他们。

  九月末,扬州港处大小船只,顺着浩浩荡荡的入海江水,扬帆盖海,载运着整支武毅军誓师出征。

  待到杭州、明州时,镇海军以柏良器为领袖,也驾着各色海船,前来加入到高岳的队伍里。

  其实坐船的滋味不好受,即便是近海,但上下的颠簸,已让高岳有些头晕目眩,毕竟四十多岁的人了,但看到前后船只相连,迎着海浪波涛奋勇前行的雄伟景象,还是让高岳在心理上克服了困苦。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