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鹿鼎记> 【1033 排队枪毙战术】(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033 排队枪毙战术】(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新笔趣阁ddxsku起点文学
  所以宝军的五百教导队和拥有四门步兵炮的这个炮兵连要怎么打,都由教导队的宝军团长决定。

  排队列阵,枪毙战法,这是之前就曾经练过的。

  为什么会有“排队枪毙”这样的战术,17世纪到19世纪的战争场面,一般是士兵们拿着枪,站成几排前行,等双方靠近后端着枪对射,大家也不躲。

  谁先打垮对面谁就能赢。

  这种有趣的战争场景在后世人的军事思维下看起来很可笑。

  为什么大家都不躲,排成一排对射。

  找个掩体,或者跑起来也好啊。

  于是很多人也戏称这种战术叫“排队枪毙”。

  “排队枪毙”这种说法只是后世戏称,这种战术正确的叫法为“线列步兵”。

  现在看来这种战术不就是白给嘛,然而这种看起来很蠢的战术,实际上在当时不敢说最优秀,但确实是最合理的战术。

  在冷兵器时代,大家都知道在打仗的时候部队的阵型极为重要。

  很多战斗一旦一方阵型崩溃了,部队就成了一盘散沙,兵败如山倒,基本走向了败局。

  随着冷热兵器的过渡,武器的发展,慢慢出现了火枪。

  早期的火枪都是些火绳枪,滑膛枪之类的。

  这些火枪发射的并不是如今看到的子弹,而是弹丸。

  因此很多枪管没有膛线,并且由于火药产生的烟雾火花极大,对于士兵而言在扣动扳机的时候,脸还要转向一边,以免被焰火糊一脸。

  再加上气密性等设计也不到位。

  导致早期的火枪,威力倒是还凑合,就是精度和射程极差。

  这便出现一种情况,要是像现代战争,哪怕一战那样互相在壕沟对射,命中率极为低下,双方怕是打个一年也死不了百来个人。

  火枪的装填速度又非常缓慢,受过良好训练的士兵,基本一分钟也就两三发。

  倒腾半天装好一发子弹,然后开枪,打不打的准基本上靠信仰。

  在这种武器发展水平下,现代战争的很多思路是套用不上的。

  于是那个时代的军队,在交战的时候为了保证火力输出,便出现了“线性步兵”战法。

  线性步兵是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欧洲陆军基础的步兵阵型。

  通常由两到五列并排的步兵组成。

  每排士兵间隔半米左右。

  通过军官的命令和军乐的鼓点来指挥,来让队伍前进,停止和射击。

  火枪的装填,精度,射程限制了单发子弹的杀伤性和命中率,敌人就算站那给你瞄着打,也很难打中。

  但如果一大群人同时开火,大概瞄着对面的军队,命中的概率就能有效提升。原理就是大家人多,一起开火,总有一个能打中,我打不中你,也打的中他嘛。反正能击中敌人,打中谁不重要。

  宝军现在的教导队五百人就是这样,站成整整齐齐的五排,一百人一排,迈着正步稳健前进。

  韦总裁站在宁远城城头用望远镜看着宝军缓缓的,稳稳的向建奴大营靠拢,感觉热血沸腾。

  “线性步兵”作战,都是一排一排这样队列行进的。

  到要开枪的时候,才一起开火。

  将单个士兵分散的火力统一集中在一起,来弥补火枪的缺陷。

  大家聚在一起,也能有效的防止骑兵冲击。

  对面骑兵来的时候。

  这些士兵们便会组成一种中空的正方形的阵型,来聚成一个方块一个方块,军官鼓手等在方阵中间。

  外圈士兵前排蹲后排站,利用火枪和刺刀,来尽可能保证不被骑兵冲垮阵型。

  在打过几次之后,大家便发现了一个问题。

  等真正在战场上双方开了一两轮枪后,大量的烟雾便在阵线上弥漫。

  根本就看不清对面什么情况了。

  再加上两边集中开火,这些士兵们也很难听清楚指挥官的命令,开始各打各的随意开火。

  这让线性步兵战术的核心理念丧失。

  并且烟雾给了敌人骑兵一个良好的掩护。

  使得阵线侧翼更容易被骑兵偷袭。于是双方交战,开个一两轮枪,就老老实实开始拼刺刀,直到一方被击溃撤退便宣告失败。

  这也就是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线列步兵这种战术没有很大的变化。

  很多国家都陷入了一种定向思维。

  好像这仗就这样打的。

  双方排好队,大炮轰击,对射,拼刺刀,完事。

  能提高交战优势的,就是人数,武器,阵型,以及骑兵。

  于是各国把发展思维都放在了怎么提高枪械射程,精度上了。

  当各国在这一默认战术体系下交战的时候,一个国家打破线列步兵的传统。

  当这一传统被打破后,成为了线列步兵时代最辉煌的国家,那便是建立了日不落帝国的英国。

  英国的龙虾兵,穿着一身红的英军,在当时非常的炫目。

  为什么英国能成为当时的王者,

  在于英国人动了下脑子。

  寻思着你们两边互相对射,打又打不死几个,射完就开始拼刺刀。

  整半天还是冷兵器时代的思维啊。

  于是英军将领威灵顿公爵搞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战术,也是他们引以为豪的后坡战术。

  在1808年开始的半岛战争中,在面对拿破仑时代强悍的法军。英军的火炮人数都不占优势。

  当时法军26000人,英军17000人,为了抵御法军强势的进攻,威灵顿先把阵列不再像之前排成好几排。

  而是拉成一条只有3人到4人组成的长阵列。

  这条长阵列被称为“细红线”。

  然后全藏在山坡后方,这样不但敌人看不到阵型和人数,还可以躲炮弹。

  利用山坡前面放一部分散兵打冷枪干扰敌人,等对面法军认为,这怎么才这点人,连队列都排不好,这不是白送吗。

  于是前排的法军认为英军的溃败了,便放弃阵型开始收割,等翻过山的时候,才发现山后有一长串蓄谋已久的英军等着他们。

  放弃了线列的先头法军被这一战术惊呆了,没了线列基本也没有什么战斗力。

  直接打的滚下了山。

  同时英军开始翻山进攻,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