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
这些人都是官二代,如果不是韦宝,就算是他们的父辈祖辈都身体健康,且在位,他们想要入仕,依然只能凭着刻苦攻读举人、进士一步步的考下来,才有机会当官。
大明二百多年才出了多少个进士?不过一万余人,想走正统路线考下进士,即便对于这些官二代官三代来说,也无异于痴人说梦。
大家难免不动心。
当即有许多人站起来表态想向天地商号的钱庄借款。
韦宝微微一笑,这个结果,早就在他的预料之内。
他其实对于增加嫡系是无所谓的态度,他已经有很多嫡系了,同年进士,几乎人人都是他的嫡系,那就留占了三百多人,这些人是很资本的,正牌进士,想提拔到什么位置都可以。
基层的人嘛,光是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子弟,还有他曾经在翰林院供职,曾经在翰林院任职的官员和他们的子弟,都能算是他的嫡系。
别说韦宝背后有了天地会的势力,他自己现在又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
即便韦宝什么靠山都没有,光是凭着探花郎的身份稳稳发展,到了五十岁的年纪,进入内阁都是手拿把攥的事情。
进士出身的人,在官场的底子都太深厚了。
所以,韦宝现在在官场的嫡系人马,随便算算都三四千人,并不很在乎这二三百人。
韦宝一视同仁的给这二三百人机会,主要还是看重他们是铁杆东林党大臣的后代这桩事,这也是在为将来崇祯上台,东林党卷土重来做铺垫。
而且,他也需要一批买不起官的人,却有资格增补进入都察院挂名官员名单的人来保持都察院官员增加的速度。
那么多衙门瘫痪,总是要有人去暂时顶住的啊,不出动都察院的挂名官员,他上哪儿找人去?
韦宝不在交给魏忠贤的银子里面动手脚,他动的手脚,主要在这些贷款上。
从天地商号贷款买官,将来这些人必须还给天地商号的钱庄的。
韦宝绝对不会担心这种银子收不回来,世上恐怕没有贷款给官员更加保险的投资了。
韦宝这回在京城搞文字清查,赚的盆满钵满,但他绝对不会将这些赚来的银子拿去贴补大明朝廷。
魏忠贤打的如意算盘是,韦宝新成立海防总督衙门,成立这么大的衙门,统领两万多士兵,还要购置海船,还要裁撤十万兵士,哪一样不要花大笔银子?
还有,让韦宝上辽东指挥作战,更是需要花费巨额银两!
魏忠贤觉得韦宝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大明朝廷不给他银子的情况下,肯定会自己拿银子出来贴补。
但事实上,韦宝是肯定不会从自己口袋里出一分银子的。
卖官,搞文字清查得来的脏银,全部进入他的私人账户。
马上要搞的成立大明海防总督衙门,裁撤十万大军,在辽东作战当中立功,这些事情,他同样没有打算从自己的私人账户拿银子出来。
不但不打算拿银子,韦宝反而打算再赚一笔!
总之,韦宝花钱,都得花在韦家庄和辽南,多出来的银子就存于天地会的中央银行留作对外拓展之用途!
韦宝是真正的貔貅,只进不出。
至于成立大明海防总督衙门,裁撤十万大军,在辽东作战当中立功,这些事情的银子从哪里来。
韦宝已经想好了,依然是官督商办的一套,当然,商是他的天地商号这个商。
肥水不流外人田,不会给别人机会。
不过,海运的一些小项目可以承包给私人,海船也可以租用给私人。
资本得由一家银行出,这个时代叫钱庄。
韦宝得弄一家打着海防总督衙门旗号的官办钱庄。
这在大明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他已经写奏本递交给内阁,等待批复了。
历史上的官督商办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兴盛于80年代。
主要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
最初是适应“求富”的目的,或为解决军用企业的资金和对原料、燃料、交通运输等的需要创办的。
资金来自民间招募的商股,有时政府也预先垫款以做资本,但开办以后要陆续归还。
企业的用人、行政和理财大权由洋务派委派的总办或督办掌握,一般商民无权过问。
但企业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涉”,官款可以坐收“官利”。
依靠官方的庇护,企业享有免税、减税、贷款、缓息、专利等特权和优惠,如轮船招商局自创办便享有从上海到天津随漕运货、免天津进口税二成的权利,上海机器织布局的产品在上海地区销售,不付任何税厘,分销内地则免抽厘金。
企业产品除一部分由清政府调拨或优先廉价购买外,大部分拿到市场销售,以盈利为目的。
这些产品活跃了中国市场,一部分还达到了收回利权的目的,如开平的煤就曾成功地驱逐了天津市场上的洋煤。
电报局对战时军事情报的传递发挥了作用。
企业已基本属于资本主义性质,但封建因素浓厚。
组织机构类似衙门,设总办、会办、帮办、提调等职。营私舞弊严重,充溢官场积习。生产效率不高,官商矛盾尖锐。
外资企业的竞争、外国银行的刁难造成巨大压力,清政府的勒索,主要是报效,窒息了企业发展的生机。
80年代末以后,已很难招徕民间资金。
90年代以后逐渐没落,有的被外国资本吞并,有的改为官商合办或官办,或改为完全商办,有的则成为官僚集团的私产。
官督商办企业吸收了私人资本,其生产也以追求利润为目的,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又能避免封建地方势力的干扰。
它与不计盈亏的官办企业相比是一种进步的趋势。
同时,官府一般给官督商办企业以减免税款、取得贷款以及垄断经营等特权,因而在创办初期得到了“商”人的赞同,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