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鹿鼎记> 【0329 大型片梭织机四特酒】(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0329 大型片梭织机四特酒】(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
  

  一篇《曲蘖》,影响了后来中国白酒的规范化酿造和规模化酿造。

  韦宝在办酒厂之前,就看过宋应星《天工开物》的一些手稿了,才想起让宋应星来牵头办酒厂。

  五千年的四特酒史,汲取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印证了中国酒文明发展的每一个脚印。

  四特酒一直以“王道之酒”的姿态屹立在名酒之林。

  西周之后,四特和文人墨客结下了不解之缘。

  历史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赣中大地上饮酒赋诗,留下传世之作。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邀请刘十九的请柬“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以及宋朝陆游的直接赞誉“名酒来清江,嫩色如新鹅。”

  亮似钻石透如晶,芬芳扑鼻迷逗人,柔和醇甘无杂味,滋身清神类灵芝,这四大特色,点亮了四特酒的大名。

  “就叫韦家酒吧?”宋应星笑道:“名字不重要,关键是酒好,喝的人多了,口碑好,就能扬名。”

  “不,还叫四特酒,并在包装上标明原产地是江西,咱们这只是韦家庄四特酒。”韦宝道:“要尊重文化,尊重历史。这是知识产权!”

  宋应星已经多次听闻韦公子说过知识产权这个名词了,对韦公子这个想法很赞同。

  这年代,可没有这种观念,比赛偷师,偷着了就是水平。

  虽然宋应星没有进入韦宝的核心圈子,仍然只是客座的身份,但两个人的关系处的挺好的。

  韦宝在等宋应星在科考碰壁之后,争取将宋应星留在身边,让他将家眷接过来,再让他进入天地会的核心圈。

  宋应星则依然对于中进士信心满满。

  “色香都很不错,不知道味道怎么样?”芳姐儿赞赏道:“不过,看这成色,和闻这味道,应该要比吴家的酒坊出的酒,强出不少。”

  “没错,我们是纯粮酿造,经过是五十多道工序,别看这里暂时还很简陋,但半点没有马虎的。”宋应星答道:“小姐像是懂酒的人,现在就可以尝一尝味道。”

  芳姐儿用小手指点了一点,送入口中,砸吧了一下:“嗯,刚出的酒就醇香绵柔,很不容易,是好酒!”

  “怎么?芳姐儿对我们的酒感兴趣吗?要不要也拉一些回去卖?”韦宝笑道。

  芳姐儿美眸一翻:“韦公子发话了,这还不是小事吗?只是不知道价格。”

  “跟吴家一样就是了,我们的酒,质量比他们好,价钱还不超过他们,怎么样?我不破坏市场行情!”韦宝很有信心道。

  “你是说真的呀?你们这么小的作坊,自己喝都不够吧?”芳姐儿又转了口风。

  韦宝看出芳姐儿没有将自己刚才的话当回事,不免有点不爽,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笑了笑,没有再接这个话题。

  “你真的想将酒卖出韦家庄?酒可不比其他,只有有银子的人才喝得起,辽西辽东这一片是别想了。”芳姐儿看出韦宝有点不高兴了,但还是提醒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得罪了祖家吴家,还有全部的辽西辽东士大夫阶层!酒这种属于高档商品,跟平民百姓没啥大关系,所以你会觉得我卖不动。”韦宝笑道:“别放在心上,我跟你说玩笑话的,没有强迫你们山海楼买我们的酒。”

  芳姐儿嗯了一声,也觉得有些别扭,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不是她不想用韦宝的酒,以山海楼的生意量,而韦宝的酒品质明显高于吴家的酒,肯定没有问题,但那样的话,她们山海楼就要卷入韦宝和辽西辽东大户之间的是非当中,她爹肯定不会同意的。

  韦宝虽然没有要求具体多少产量,只要求物尽其用,不要浪费粮食。

  其实不造酒,韦家庄的粮食也不会浪费,二万多人,消耗很大,何况现在还有自己的牧场,养殖场,再多的粮食也能储存消化。

  “弄一批酒,用玻璃瓶封装,过两天范大脑袋要上京,让他带去送人。”韦宝吩咐道:“还有,我们自己也窖藏一批,以作为纪念。”

  “这是规矩,我知道的。用玻璃瓶装的话,那就高档咯。”宋应星道。

  “还要用玻璃瓶装啊?成本太高了吧?”范晓琳不解的问道。

  韦宝知道范晓琳的意思,韦家庄虽然能生产玻璃了,但是产品和质量提升并不多,原本是专门做煤油灯用的一点玻璃,现在还要做窗户玻璃,范晓琳觉得用来装酒,太浪费。

  “没事,能循环利用的,而且我们的玻璃产量能上去。还有,成本哪里高?除了人工,基本不用什么本钱。”韦宝笑道。

  “可是外界没有啊,只有咱们韦家庄才有能力造出玻璃来,这酒要是装在玻璃瓶里面,得卖多少银子?”范晓琳问道:“卖贵了的话,没有人舍得买。卖便宜了的话,会不会显得咱们的玻璃不值钱呢?”

  “那就议定一个不贵不便宜的价钱呀,再说咱们四特酒本来就是走高档路线的嘛。”韦宝笑答。

  范晓琳哦了一声,心里有数了:“那玻璃瓶怎么密封?跟坛子一样吗?”

  “不用那么费事,你们不用管了,我会让人特制的。瓶口薄铁皮加上密封薄橡皮垫,然后冲压,多久都不会跑气。”韦宝答道。

  范晓琳和宋应星等人听的云里雾里,都懵懂点头,既然公子说了他弄,就没有必要问了。

  “我让你弄的啤酒和葡萄酒怎么样了?”韦宝问宋应星。

  “按照公子给的方子,已经将啤酒弄出来了。”宋应星答道:“做啤酒,比白酒容易。葡萄现在还没有到季节,不过准备工作已经开始做了,没有问题。”

  韦宝点了点头,又去查看制作啤酒和葡萄酒的作坊。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

  啤酒在原本的历史当中,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

  韦宝之所以要弄啤酒,是考虑制作周期短,消耗大,更适合本地消化。

  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葡萄的采摘日期是根据葡萄籽粒的成熟度来决定的。葡萄的酸度随着成熟减少,而保持它的糖份和鞣酸的增加。适当的酸度和酒精度的平衡体现了葡萄酒的特性,在采摘完全成熟的葡萄之前,人们要在得到好的质量和如果遇到坏天气葡萄会发生腐烂病之间冒风险。当希望控制采摘的质量,或为了一种特殊的酿造结果,就需要采用手工采摘葡萄。

  为了提高葡萄自身的含糖量,有时要进行晾晒,这样会减少它的酒精含量,但提高了保存期。

  总体说来,红葡萄酒的酿制与白葡萄酒类似,只是在发酵时要让葡萄果皮、果肉、果核在一起共同进行。

  持续发酵时间由几天到三周不等,从而使葡萄酒得到酒味、香味和深红的颜色。

  将葡萄皮分离出去,监视着它继续在酿酒桶中发酵。直到装瓶前,葡萄酒在橡木桶和酿酒罐中不断的成熟。

  “公子,这就是咱们新做的啤酒,您看看,是不是这种味道,我喝着怪怪的。”宋应星从一口大缸中,舀了一勺递给韦宝:“喝是没有问题,我们昨天已经试过了,不会拉肚子。”

  韦宝觉得有些好笑,有几种酒是喝了能拉肚子的?你们又没有投毒。

  韦宝喝了一小口,抿了抿嘴,又苦,又涩,的确有些难喝,不过,也不是不能接受。

  “还不行,应该是带甘甜味道的,还要再改进。”韦宝道。

  “公子,真的有必要做这种酒吗?这边人不太喝黄酒的。”宋应星怀疑道。

  “不是黄酒,这跟黄酒的制作工艺差的太多了吧?这叫啤酒。”韦宝道:“你们是还没有喝习惯,其实普通的啤酒,比白酒更适合老百姓。这种酒,即便是没菜也能喝一瓶,解渴很不错,能上高档的酒席,也能做路边喝。散装的价格只有白酒的一两成。”

  韦宝让人造啤酒,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他虽然也喝一点酒,但没有酒瘾,一年到头不喝酒,也不一定会想起来要喝。

  倒是来这个时代没多久功夫,都快赶上在现代喝的酒量的总和了。

  造啤酒主要是为了建立消费习惯,毕竟未来的酒类格局,啤酒和红酒是能和白酒三足鼎立的。另外韦宝也为了让普通老百姓能尝一尝酒的味道。

  像是韦家庄的老百姓,生活肯定要比外界好,但还是向温饱方向努力的阶段,有几个人能打的起白酒喝?有了啤酒之后,隔三差五的打一瓶来喝,不是美滋滋的过瘾了吗?

  “明白了。”宋应星点头道。

  “口味是一,另外要做到保质期要长,至少能达到五六个月不坏,密封情况下,半年的保鲜期。”韦宝进一步指示道。

  “记下了,公子。”宋应星点头道。

  芳姐儿和范晓琳、王秋雅、徐蕊等人也忍不住尝了尝这种从来没有见过的,还有气泡不断上浮的酒。

  “还可以,不难喝啊,就是稍微有些苦。”范晓琳道。

  “嗯,是有一点点。”韦宝道:“解决了口味问题就差不多了。”

  芳姐儿奇怪的看着韦宝,搞不懂韦宝这么多花样,都是咋想出来的?她自问自己算见闻不差了,虽然自己年纪不大,但是山海关每天都是走南闯北的客人,她可以确定,大明绝没有这样的酒。

  “你们在起步阶段,就要做好将来做大的准备,我要的白酒产量能达到上千万斤,啤酒能上亿斤,红酒也得上千万斤。”韦宝提醒道。

  “上千万斤?”韦宝身边的芳姐儿一惊,脱了道。她原本以为韦宝只是供应本地需要,这么看,韦宝显然有向外销售的需求。这么大的量,卖给谁去啊?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