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喜欢他了?”吴雪霞飞了一个白眼给吴三辅,气道:“哥,你到底帮不帮我对爹爹说呢?不帮的话,就算了,哼。”
“呵呵,气性这么大做什么?我早就帮你同爹爹说好了!”吴三辅笑道:“爹爹听说是督师大人亲自派人来相请,又打探出韦宝正在督师大人身边,便猜想与你有关,所以答应带你同去。”
吴雪霞立时笑容浮现:“你坏死了,不早说,说话总是这么半截半截的。”
其实是吴襄和吴三辅都会错意了,孙承宗派人来请吴襄,可什么都没有说。至于茅元仪和江应诏也不是有意透露韦宝就在孙承宗身边,是吴襄一个劲的套话,询问辽东的战事,也询问督师大人身边最近有发生哪些事情问出来的。
吴襄和吴三辅觉得,既然韦宝在孙承宗身边,而孙承宗又亲自派人来相邀,肯定是想借着这次议事的机会,孙承宗要与吴家私下达成某种‘更加稳固’的关系,因为孙承宗是韦宝的老师嘛。
就算韦宝暂时不适宜定亲,但是有孙承宗出面,这件事情几乎也能算是私下定下来了,所以孙家和吴家以后的关系也就不同寻常了。
吴襄虽然立足辽西辽东,以祖大寿马首是瞻,却也是有愿望向外发展人脉的,毕竟孙承宗不是一般大员,身为帝师,不管资历还是声望,还是能力,在大明朝都是大拇指级别的,能攀上这层关系,绝对不会差。
在吴襄这边看来,他早就已经认可了韦宝,如果吴雪霞嫁给任何一家辽西辽东的世家大户的子弟,就包括祖可法在内,也没有什么稀奇的,吴家的人脉仍然脱不了辽西辽东的范围,可要是搭上了孙承宗这条线,以孙承宗的年纪和健康状况,以及孙承宗的根基,至少十数年内,孙承宗仍然会在朝廷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那么,对吴家,对吴家子弟,都是极好的事。
打清楚了‘如意算盘’,次日,吴襄亲自带着吴三凤、吴三辅、吴雪霞一道前往锦州,要先到锦州见过祖大寿,然后再一同前往宁远!
“爹,您真的觉得这个韦宝合适?”吴三凤自然明白爹爹的心意,对于爹居然带同吴雪霞一道出行,一肚子的意见。
“你又想说什么啊?”吴襄有些不高兴答道:“你对韦宝的成见太深了!”
“不是,您有没有想过,孙承宗虽然现在是蓟辽督师,但是听闻魏公公联络了一帮人弹劾他,孙承宗这个督师位置还能坐多久,谁都说不清楚!而且,韦宝发了失心疯,跑到辽南与毛文龙合作,还贴上大批的粮草,这是与咱们整个辽东大户为敌嘛!辽南迟早是建奴的囊中之物,如此没有远见的疯子,用不了半年就不知道怎么死的!这些,爹您都想过吗?”吴三凤提醒道。
吴三辅和吴雪霞听了吴三凤的话,虽然都有些不服气,却也承认吴三凤说的是实情,无法反驳,而且在爹和大哥谈话的时候,他们一般轮不着揷嘴发表意见。
“你说的这些有道理,但督师大人亲自相邀,难道不去?”吴襄不高兴道:“而且,我带雪霞出行怎么了?碍着你什么事了?”
吴三凤被父亲一怼,半天不知道该如何说话。
过了一会,吴襄在马车的摇摇晃晃中平复了一点情绪,才接着道:“孙承宗即便有可能被魏公公赶下蓟辽督师的位置,但是帝师的身份是改变不了的,从几次陛下的态度也可以看出来很倚重于老督师。孙承宗的地位与其他过往的几任督师不同!还有,韦宝这趟不管能不能在辽南站稳脚跟,一个14岁的年轻人敢这么做,这本身就是很值得赞许的一件事!你14岁的时候在干什么?能想到这么多事情吗?别说你14岁的时候,就说你现在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你有与毛文龙合作的气度和手段,有把生意做到辽南去的眼光和胆略吗?要知道,一旦韦宝坐稳了辽南,别说我们吴家,就算是祖家,也再也压不住韦宝!”
吴襄对于韦宝与毛文龙合作这件事情一直是很推崇的,只是之前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罢了,现在面对两个儿子和女儿,没有外人,才说出了真心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