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刘备的日常> 1.136 甘心如荠(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136 甘心如荠(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ddxsku起点文学新笔趣阁雅文小说81中文网南派三叔
  

  前汉,东方朔书中所指,乃为蓟王也。

  自高祖斩白蛇起,炎汉新神话,正愈演愈烈,几欲破壳。

  可叹洛阳百里之地,仍自说自话,自娱自乐。

  蓟王都,西宫,增城二重殿。

  “见过太皇。”太妃并二位义太妃,齐登二重殿,问候栖身于此的二宫太皇。

  “太妃免礼。”二宫太皇,起身相迎。此回礼,谓“太皇为太妃兴(起)”。无外人在场,故无需太仆封谞,高声唱喝。

  “撤帘。”董太皇言道。

  “喏。”宫婢遂升起垂帘。

  “太妃此来,所为何事?”窦太皇轻声问道。

  “妾,乃为太皇身侧,逐鬼童子而来。”太妃言道:“诸童子,年岁已至,宜早入学开蒙。”

  闻此言,窦太皇遂看董太皇。

  “蓟国太学,名师云集。朕,求之不得。”董太皇斟酌言道:“然诸童子,相伴多年。同生共死,不忍相弃。”

  “太皇之心,妾亦尽知。”太妃言道:“然为长远计。学有所为,方为正途。即便不出仕蓟国。为洛阳所辟,亦无不可。”

  见董太皇仍犹豫不决。太妃言道:“童子申,温良敦厚,可入王子馆伴读。”

  与太妃四目相对。董太皇如何能不醒悟:“太妃美意,朕焉能拒之。”

  窦太皇亦劝道:“童子年岁渐长。久居后宫,多有不便。”

  “妹妹所言极是。”窦太皇拭泪言道。一众逐鬼童子,本为行鱼目混珠之计。然时过境迁,王美人贵子,终为何后所得。毕竟亲手养大,如今寄人篱下,举目无亲。唯众童子相伴至今。董太皇焉能轻易割舍。

  然诚如太妃并窦太皇所言。于公于私,于人于己。童子皆不宜长留身侧。正如少时,太妃及时为三墩断奶。不然,恐成合肥侯第二。

  诸童子及董太皇,皆需“断奶”。

  太妃此举,大有裨益。

  数日后。一众逐鬼童子,经大儒会考。分别入王子馆、太学、大学。十年寒窗,待学有所成,必为良才。上可报董太皇养育之恩,下亦不枉此生。

  故诸童子皆以董姓。

  命运当真玄奇。本是被人遗弃,“无父无母”之宫生子。襁褓之中,为董太皇选中,才有今日之际遇。

  增城殿二重大平座上。目送王宫车驾,载童子鱼贯而出。

  窦太皇忽问:“舍否?”

  “舍也。”董太皇答曰。

  “各人皆有归属。你我该当如何。”窦太皇有感而发。

  “贼臣董卓,必篡汉乱国。刀兵相向,血流成河。三五载内,洛阳难返。”董太皇旁观者清:“只虑何后苦苦支撑,恐为其所害。“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窦太皇叹道:“何后何苦来哉?”

  “何后素有大智。若不守满三载,如何了断。”董太皇一语中的。

  “原来如此。”窦太皇一声轻叹。

  董太皇亦叹道:“无怪将王美人贵子截回。乃欲寻‘抽身之梯’也。”

  窦太皇轻轻颔首:“想来,便是如此。”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