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刘备的日常> 1.104 我与争锋(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104 我与争锋(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新笔趣阁ddxsku雅文小说起点文学81中文网南派三叔
  

  前汉治粟都尉,主军资筹措,助大司农广辟财源,诸如此类。

  蓟王将前汉所置,三府归一。剔除与太仓、武库、少府、将作寺等,职能重叠。

  于益阳港治粟都尉府,下设佐官:

  治粟中丞,主钱谷雇佣营建。

  治粟丞,掌属国、番国均输盐铁。

  大仓令,主收贮米粟,供应官吏钱谷,并掌量制。

  于番属国之国都、港津,设仓长、农监、都水等属吏:

  仓长,掌藏官府米粟,及运输;农监长,督官田耕作;都水长,主番属国河渠修治,平水灌溉,收取渔税;均输官,又称均输长或均长,掌调均报度,输漕委输;各郡国还设均输监,监督均输事宜;

  若有井盐,则置盐官,又称盐官长,主盐政;凡产铜铁,则置铁官,又名采铁或铸长,主铁政;

  田官,又名稻田使者,掌公田租赁并收取假税。

  窥一斑,而知全豹。

  治粟都尉府,于内外大循环水路沿岸,南蛮属国、徼外番国,权重极大。

  正因权重,故蓟王,令幕府中丞贾诩直辖。并未归于岭南都护府之下。

  民以食为天。

  以治粟向化蛮夷之地,举重若轻,兵不血刃。蓟王可谓用心良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你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之人。如何不顶礼膜拜,感激涕零。

  于是乎,“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

  从此铸剑为犁,永不再反。

  毕竟孤悬在外。远离蓟国本土。为防官吏日久而疏,离心离德。王驾南巡,乃是必须。

  诚然,举家迁居蓟国,亦是大势所趋。

  孤身来投,不带家小。其必有诈。三族齐聚,足可担保。

  蓟王于船宫,大宴群臣。汉室宗王,名动天下。先前只闻其王名,不见王面。今日,得见天颜,三生有幸。

  便有治粟中丞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少为县吏,有容观姿貌。邑人刘氏,家富女美,范求之。女母嫌,欲勿与,刘氏曰:“观吕子衡宁当久贫者邪?”遂与之婚。

  捧杯离席,敬酒王前。

  蓟王遂满饮此杯。

  不等吕范回席,蓟王又举杯回敬:“子衡,尚能饮否?”

  “臣,已不胜酒力。”吕范如实作答。

  “何人可助饮。”蓟王笑问。

  “臣愿助饮此杯。”正是治粟左司马张虎。

  “且满饮此杯。”蓟王举杯,群臣共饮。

  张虎意气风发,正欲归位。不料蓟王二举杯:“司马,尚能饮否?”

  “臣,恐不济也。”张虎汗颜。

  “何人可助饮。”蓟王又问。

  “臣愿助饮此杯。”乃是治粟右司马陈生。

  “再满饮此杯。”蓟王举杯,群臣同饮。

  陈生红光满面,不及起身。蓟王三举杯:“司马,尚能饮否?”

  “臣,亦不济也。”陈生惭愧。

  “何人可助饮。”蓟王三问。

  “臣,愿助饮此杯。”见无人应答,治粟都尉朱治,挺身而出。

  “再满饮此杯。”蓟王举杯,群臣相陪。

  琼浆翠玉,三杯入腹。众臣皆醉。唯王独醒。

  “与王三杯”,遂成典故。意指,君臣同乐,足济平生。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