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刘备的日常> 1.182 汝奈孤何(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182 汝奈孤何(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新笔趣阁ddxsku雅文小说起点文学81中文网南派三叔
  

  “东境诸港,渝口津、通辽港、昌黎港、房港、险渎港,皆立机关塔吊。泊位初创,可泊万石大舡。”士贵妃又报。

  “甚好。”蓟王笑道:“如此,即便渤海冰封,辽东大木、象林巨木,仍可随船贩来,不误冬季营城。”

  “东境各郡县,长吏皆已就位。不出数载,当可大兴。”安贵妃笑言。

  “陇右徙民,可曾动身。”安昌郡三县,苦无人手。若得四十万徙民相助,万事俱备。

  “已动身。”士贵妃答曰。

  “大小辽泽,僦船客庸,已募几何?”蓟王又问。

  “都水署,并都船署,已募万艘民船。国中青壮客庸,各有数万。”宋贵妃,取上疏条陈。

  所谓“条陈”,便是由少府书佐,将百官上疏,择选机要,以蝇头小楷,逐条密书于单片竹简。而后堆叠齐整,由中书令或中书仆射,亲自呈送北宫瑞麟阁。再由四贵妃,逐条陈报。为便于书写,竹简上裱左伯纸。逐条批注,阅后即焚。百官上疏原本,则交由披香殿存档。

  “冬季营城,需防冻疮。”蓟王又道:“命太医寺,调拨药膏,以备不虞。”

  “喏。”

  蓟国营城二十载。可想而知,应对得当,必有万全之策。

  立冬之后,气温日降。蓟王宫已通暖气。尤其清钢琉璃,透光保暖。更加人丁兴旺,便是冰冻三尺,彻骨极寒。一里之回,七重错落蓟王宫,亦温润如春。足不出户,只穿春衫亦无碍。暖泉、石炭,功莫大焉。薪炭,太过昂贵。一季供暖,便富足如蓟人,亦难支应。石炭产量大增,单西沃一处,便足可供给。河北、塞外,皆有石炭出。源源不断贩运国中。尤其无烟石炭,堪比薪炭。居家采暖必备。

  蓟人多耄耋老者。尤其朝中国老。如崔寔、荀爽,皆身体康健。除去国兴民安,政通人和。寻医问药,生活便利,亦是主因。尤其水洗水暖,汤浴兴盛。殷富之家,多自建暖帐浴室。隆冬时节,五日一浴,几成惯例。更有暖泉温汤,百病不生。延年益寿,乃是必然。

  如陈少师,八十有余,寿终正寝。乃命中注定,无可强求。

  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乃孔夫子,责骂“老而无德行”者。便是后世所谓“坏人都变老”。

  然蓟王,儒学立国,佐以法道,兼顾百家;政平法均,德才兼备,大道至简。

  高薪养廉,何来老贼。

  北宫瑞阁,因是蓟王治国理政之所。又分外内。久而久之。天下才女,皆以身入“内阁”为荣。

  蓟王和光同尘,当证大道矣。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曹子建必是有感而发。

  防不胜防。

  日短夜长,暮霭沉沉。

  眺望琉璃窗外,十万楼台,万家灯火。蓟王这便起身,先下无极殿用餐,再入泳游馆畅游。而后升合欢殿寝宫。

  通宵达旦,日程满满。果然,偷得浮生半日闲。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