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刘承章,就凭《剑客与和尚》这种死文青的电影名字,居然能卖出两亿七千万的票房,你能说他刘承章不会讲故事?
显然不可能!
曾经的他,不但会讲故事,能把故事讲得很棒,甚至还特别会给故事套上一层迷人的外包装!这才有了《剑客与和尚》的破纪录大卖!
只是……现在的他们都已经太强大了!
强大到已经失去了制约的力量!
也或者说,中国人,只要是中国人,骨子里天生就有讲故事的欲望!
但很可惜,故事,或者说是电影里的故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讲好的,哪怕你是一个电影大师,一个誉满全球的大导演,你也未必是最擅长讲故事的那个人!
但走到秦渭和刘承章这一步,他们的欲望和野心,已经膨胀到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在离开编剧的情况下,去讲好自己心里那个呼之欲出的故事了!
也或者说,他们认为自己的想法,已经可以凌驾于编剧的剧本之上了!
只可惜,在李谦看来,他们都没讲好!
离开了编剧,他们或许仍是一位优秀的导演,但他们这种优秀的导演,却很难拍好一部故事片!
一如李谦曾经经历过的那个时空的张国师。
当然,这又是老话题了,为什么香港的那一批八九十年代涌现出来的导演们,都能在成功后还不膨胀呢?
事实上,他们也膨胀了,包括周星驰!
但问题是,香港地狭人少,使得在那里的电影电视圈子成长起来的导演和演员们,往往都是身兼数职成长起来的!
他们的导演,十个里头至少有七八个是从编剧起家的!
事情就是那么奇怪,专业的、结构清晰的、分门别类的专业教育,能够培养出世界级的大师,能够培养出各个方面的顶级专业人才,但几乎没有什么正规培训,基本都是靠野蛮生长起来的电影人们,尽管缺乏了殿堂级的厚重底蕴,但却往往更加的全面,至少是没有特别明显的短板!
而且,国内很大,大到哪怕是文艺电影,也有足够的人口和观众基数做支撑,因此大家很容易就倒向文艺片的方向,而香港地狭人少,票房就是生命线,却反而让在那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电影,自始至终都会有着对观众的最起码的尊重!
也或者说,是对市场,对票房的尊重!
所以,他们再怎么膨胀,也会老老实实的去先把一个故事讲好!
…………
足足五六分钟,李谦不说话也不动,一直到商务车的司机主动问了一句,“李总,咱们走吗?”许是以为李谦在等卢明,他还又特意解释了一句,“卢经理是自己开车来的。”李谦才回过神来,又叹口气,整个人瘫在座椅上,摆手,道:“走吧,回去!”
结果在半路上,又接到了胡斐打来的电话。
他的语气倒是蛮轻快的,毕竟,虽然不是没人唱反调,但对他来说,刘承章的能力,还是很值得信赖的,而且不管是他们公司的两位制片人,还是院线方的代表——尤其重要的是院线方看片专家的意见——对《剑仙》都还是一致看好的。
更何况,以胡斐的城府和智慧,显然不会因为有人对他们公司的电影唱衰了几句,就立马摆脸色——他是商人,不是艺术家。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