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也呵呵笑道“借公使先生的吉言啊,其实我还要多谢公使先生呢?如果不是公使先生点醒了我,我也不会想到这一招走为上策啊。”
朱尔典笑道“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其实以袁大人的才智,怎么会想不到这一点呢?我看大人不过是当局者迷而己。”
袁世凯也抚掌大笑,道“公使先生太客气了。”然后脸色一正,低声道“我现在己经是外调了,但贵国承诺之事如何?”ii
朱尔典道“这一点请袁大人尽管放心,都己经安排好了,各国已经联合各省的商人,筹集到了300万两白银,只等袁大人一到金陵上任,首先向袁大人150万两白银的启动资金,其中100万两用于救灾,各国商人也会尽力帮助大人筹集赈灾的物;另外50万两用于大人支付军费开支所用,而其余的150万两,也将在以后陆续支付给大人。” 说着,朱尔典打开自己的公文包,从里面拿出一张支票,递给袁世凯,道“这是一张20万两白银的支票,算是提前支付给袁大人。”
袁世凯也不禁大喜,赶忙伸手接过了支票,道“多谢公使先生。”
朱尔典摆了摆手,道“袁大人不必谢我,这笔钱也不是我出的,其实我只能算是一个中间人而已,不过袁大人到金陵上任之后,一切都需要迎仗袁大人啊。”ii
袁世凯点了点头,道“自然,自然,袁某自当是尽力而为,确保江南平安无事。”
原来慈禧千算万计,但百密终有一疏,她只顾算计袁世凯会不会倒向华东,但却没有想到袁世凯会和洋人们勾联串通起来。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慈禧,一来是她的年事己高,考虑计算也难免会有疏漏,二来也是因为在庚子国变之后,洋人们在中国的行为也收敛了许多,不再是那么飞扬拔扈,盛气凌人,对清廷的态度也客气了不少,由其是在远东战争之后,各国都频频向清廷示好,帮助清廷练兵、办洋务、资金、顾问新政等等,让清廷颇有些受宠若惊,尽管慈禧在心里对洋人仍有提防,但在计算袁世凯外调的时候,还是忽略了洋人的因素。
不过各国向清廷示好、帮助,当然不是出于好心,而是希望能让清廷振作一些,因为各国都清楚,如果让华东统治整个中国,对各国来说,绝对不是好事,各国在中国的利益损失估且不论,在地缘政治上的损失才是极其巨大的,因此各国都希望清廷能够担负起阻挡华东统一中国的重任,各国也愿意给清廷必要的帮助,既使是清廷不能阻止华东,但也不能让华东顺顺利利的控制整个中国,至少也要给华东制造一些麻烦,同时也可以做为各国以后和华东进行交易谈判的筹码。ii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