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江北的地方官员纷纷弃城而逃,撤到江南之地。不过这时有些头脑灵活的清廷官员却看出了几分门道,因为人民军虽然兵临城下,但却并没有立刻攻城,也没有包围城市的意思,反到是网开一面,而且在地方官员弃城而逃的时候,人民军也没有追击,似乎就是在等着地方官员们弃城一样,再联想到袁世凯和华东的关系一向密切,这次南下到南京上任,就是顺利从华东的领地内通过的,现在又下令各地方官员弃城而走,要说这里面没有什么猫腻交易,恐怕是谁都不信。有人甚致以为袁世凯这是打算要投靠华东,拿两江之地做自己的晋见之礼。
有些官员自以为看透了其中的关节,干脆就向人民军投降算了,反正现在天下大势己定,华东早晚都会入主京师,建基立业,改朝换代己是不可避免,还不如早日归顺华东,顺应大势,将来说不定还能落个从龙有功,再捞个一官半职,就算当不了官,也可以求得下半世的平安生活。ii
结果还是有相当一部份地方官员向华东投降,甚致有些官员己经弃城逃走,但走了几天之后明白过味来,又回过头来向人民军投降。
而在人民军进军江北的同时,也将安徽省的江南之地移交给袁世凯的军队驻守,好在是华东还没有向这些地区派遣行政人员,还是由军队驻管,因此移交也没有遇到什么麻烦,而华东在安徽省的江南地区并没有设灾民安置营,但在江苏省常州府设了一个,也按照双方的协议,取消了安置营,华东仉人员全部撤出,将灾民交给袁世凯安置,而袁世凯则一次性补偿给华东15万两白银,另外还有一部份灾民愿意跟着华东走,也都被华东派船接到江北进行安置。
前前后后大约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双方完成了这次土地的交换,而袁世凯在接管了江南的土地之后,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安置灾民,抓紧灾后重建,因为袁世凯也明白人心归附的重要性,自己要在南方立足,并重新建立一番事业,就必须要收陇治下百姓的民心,而且这时各国给袁世凯的第一笔资金,80万两白银也己经到帐,虽然这笔钱在使用上还有诸多的限制,但仍然让袁世凯的财力大大充裕,因此也有足够的财力去救治灾民。而这一番操作下来,也确实为袁世凯赢得了不少赞美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