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曹剑秋、郑翼之、梁炎卿三人不爱国,也不尽全对,但三人显然是更自己的个人利益,再加上英法两国开出的条件也确实相当诱人,三人终于决定操纵商会,和华东政府进行全面切割,中断了一切和华东政府的商业来往,有几批物资都已收下定金,准备发货了,结果三人不仅扣货不发,连定金也不退还了。
而赵维忠也曾找三人理论过两次,劝三人不要把事做得太绝,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最好是只削减和华东政府的贸易量,但不要全部断绝,不妨瞒着洋人,和华东政府保持一定的贸易来往,这样对洋人也有交待,对华东政府也留下了挽回的余地,以三人现在的能量,在短时间内是可以这样操作的。
但三人这时都认定华东政府必败,也被英法两国天津的总代理的承诺冲昏了头脑,一时也是利令智昏,因此态度都十分坚决,而且三人心里对赵维忠也颇有羡慕嫉妒恨的感情,因为在庚子国变前,赵维忠在三人眼里不过是一只蝼蚁,而赵維忠搭上海外华人这跟线,几年的功夫就凌架到三人之上了,三人的心里当然不爽,而现在既然决定切割,负面情绪顿时全爆发,对赵维忠自然也没有什么好话,反到出言讥讽赵维忠,说海外华人己经不可长久,可笑赵維忠还不自知,还以为可以抱着海外华人的大腿,不如求自己替其在洋人面前美言几句,也好保命之类。
其实当时赵維忠对华东政府能否战胜远征军,心里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过他毕竟和华东政府的关系密切,发现所有海外华人都十分镇定,言语之间似乎对远征军都不屑一顾,如果只是少数人,还可以说是故作姿态,但所有人都是这个样子,那就不像是做假了;另外他是华东政府深度捆绑在一起,可不像曹剑秋、郑翼之、梁炎卿三人这么容易切割得开的。结果和三人不欢而散。
而在台湾海峡海战之后,风向大变,这时只要是稍有头脑的人都会清楚,华东政府不仅彻底嬴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而且将来一统天下,开朝立国,也就是10年8年的事情,而当初那些急于和华东政府切割也都慌了神,这可是得罪了未了的皇上,那还了得吗,于是纷纷想办法,找关系修复和华东政府的关系。
曹剑秋、郑翼之、梁炎卿三人这时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本来和华东政府切割之后,三人都损失了不少钱,而现在只怕是连命都保不住了,而三人在华东政府里认识的,又能说得上话的,只有赵維忠,因此只能厚着脸皮,并备下了厚礼来找赵维忠,希望赵维忠能够帮他们在华东政府说好话,并且愿意将大半的家财都捐献给华东政府。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