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和有财、领着板车沿中山大道,从上往下走,沿途,问了几家商店,有要十篓的,有要八篓的,只问了三家,就分发完了价钱嘛!八角一斤,都是现钱,有六十多万,好在都是大钞,也没有多少。
有了钱,老何就问有财,能不能换成大洋,或者金条?有财说:你想,我一个工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哪知道换大洋和金条呢?你这钱放在背篼里,大意不得呢。老何说:人家看我是个农夫,哪个想到里头有钱呢!
到了火车站,翻过天桥,就到了鲍有财家,老太太见了,十分地高兴,她是把青山当儿子看的云军问伯伯:爸爸怎么不来呢?伯伯说:这次我来,下次就是你爸来了。青秀说:不知道你要来,没什么菜,将就点。
吃了饭,老何把钱拿出来,给了有财五万,有财吓了一跳,他说:这!这是干什么呀?老何说:上次赚了钱,拿去赎房子去了,这次赚了钱,大家都分点,现在生活都很艰难这个钱放不得,不用的话、最好换成银元,那个经放。天黑了,老何要走,有财要送,老何不让,清秀说:背篼里有那么多钱,一个人走怎么行?我和云军去,我还有好多事儿要问你呢。最后是青秀和云军把老何送到家。
回到家里,青山就和老爸商量换钱的事儿,老爸沉思了半天,他说:走!去找王掌柜去。青山问:哪个王掌柜啊?老爸说:就是典房子的那家两人在昏暗的路灯下,走了约半小时,到了一个巷子,找到王掌柜家房子倒还大套,可灯光昏暗,一点都没有大户人家的那种气派走近了,老何才看清这个王掌柜,圆润的脸,透着红光,已经谢了顶,经过修整的八字胡,看来是一副福相。
青山接过王掌柜递过来的烟,在点火时,青山感到、王掌柜在打量他,先是闲扯,王掌柜叹了口气,他说:哎!看来只有到香港去避一避啰!青山爸说:你可以把钱带走!可家大业大,这房子店铺,可是带不走的。老何问:人家告发,可有证据?掌柜说:有什么证据?我一个中国人,能跑去当走狗汉奸,我家世代都是书香门第,不会去做辱没祖宗的事儿,何先生是知道的,这个做生意,是要四下走动的,人在这里,你得开良民证,货物进出,都是要证明的。青山问:你是不是有什么把柄呀?王掌柜说:没什么把柄,那货又不是我一家卖,这算什么把柄?就是抗战前,还不是到处都有货。
青山说:你跑了,这个汉奸的名儿就坐实了,你那些房子店铺,就保不住了,如果不走,说你是汉奸,又拿不出什么证据,那怕什么呢!如果,在汪伪政府里没有署职,又没有祸害民国百姓的事儿,那怕什么呢!王掌柜说:千里当官是为求财嘛!他整了我,家产就要充公,人要坐牢,他们好中饱私囊。青山说:如果没有把柄,就不用怕,你越怕则嫌疑越大,经手的官员,没有根据,可能也不会乱来的,当官不就是为了求财嘛,你十根金条就能封上他的嘴,不行就来二十根,你自己心里要有数。
王先生心里,好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他说:蚀财免灾嘛!二十条小黄鱼,也不过几百大洋。他心里恢复了自信,就问青山爸:何先生有事儿吗?你老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青山爸说:手里一大堆纸钱,我家青山要出门,想换成金条。王先生说:可以,不过,何老先生,生意归生意,交情归交情,亲兄弟还明算账,我就按市价换给你,进和出是有价差的,不会让你吃亏。何老先生说:这个自然。
青山就把背篼里的钱拿出来,他说:请王先生点点王先生点点头,就熟练地清点起来,都是大票,一会儿就清点完了,然后他双目闭上,嘴唇颤动着,他在心里打着算盘,然后他说:我退你三千二百,三十五根小黄鱼。青山爸说:退那样嘛!你还不收点辛苦费?王掌柜说:生意归生意他就数了三千二交给青山,他又进屋去,拿出金条来,一根一根地数给青山临走时,青山爸再三地道谢。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