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三月桐花开> 第九十四章(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九十四章(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老何把马料袋里的两包东西,拿出来放在桌上,师太对妙惠说:妙常给我们带来了三百大洋,来解燃眉之急,妙惠妳收好了,妙青,不准对外说。妙青回答说:是,老何打开布包,把大洋按二十一垛,码了十五垛,点给妙惠。妙惠和惠青、看着这白花花的大洋,高兴的不得了。师太说:放到我房里的木箱里妙惠很利落地兜起衣襟,把大洋全抹到衣兜里。师太哼了一声,这成啥体统?妙惠又重新把大洋放在桌上,规规矩矩,重新包了两包,抱在怀里走了。说完她拄着拐杖,跟妙惠出了门。

  老何总惦记着自己的马,先叫妙青找来瓦盆给马饮水,拿出自己带来的小簸箕,把马料和苞谷全抖了出来,只够今天吃了,明天还要准备。老何的肚子早就饿了,他问妙青:吃过晚饭没有妙青说:出家人午后不食,只有早饭和中饭,没有晚饭。老何看她还是个孩子,就说:我就不信,妳们出去化缘,走出去就中午了,妳回来,能空着肚子走回来。妙青没有吭气,老何说:我还没有吃晚饭呢,肚子饿了,我的干粮有点馊,你去用水把我的干粮煮一煮。妙青说:我去问问大师姐这时大师姐来了,妙青就说:施主说:他有干粮,馊了,想煮一煮。妙惠说:我已经安排做饭了他还特别说:是焖的干饭老何问:你们是吃干饭?还在稀饭?妙惠说:一年多了,没有吃过干饭,没有米,哪来干饭,把化缘来的饭,又回锅里熬成粥,大家分食。老何问:听妙青说,午后不食,没有晚饭,是真的吗?他皱着眉头说:大人可忍小师傅可就受罪了。我们那边儿,在庙里是吃两餐,午后不食,我们离县城有二十多里,出去办事儿,可能两头都赶不上饭,只好把午饭挪到下午。妙惠说:有戒律、过午不吃,在庙里只烧两次火。

  老何对妙青和妙惠说起观音阁的情况,靖南虽不富足,但善男信女多,现在还重修了庙宇,只是人少,原来只有妙常一人,现在有两人,也不算多。妙青接上话,施主能带我去吗?妙惠说:原来妙云走时,就想带着妙青一块走,师太不准,幸好未去,妙云都差点儿…。他叹了口气,哎、如施主能将妙青带走,我们就少了一张嘴。早晨一碗稀饭,中午两碗稀饭,你看这弱不禁风的样子,到那边总是比在这里好一些。老何没有思想准备,她说:一是路途遥远,就是骑马,也是十分辛苦,另外也不知道妙常的意思。妙惠说:观音阁那么大,妙常怕是巴不得呢,这次是骑着马去,骑马总比走路强,妙云都能走着去,她骑着马还去不得,她与妙云甚是相投,到那里又多一个伴,她们高兴都来不及呢。老何问:庙里就妳们几个人也不多嘛妙青说:还有四个师姐在睡觉呢,她们半夜就得起来,到很远的地方去化缘,现在就指靠她们呢。老何叹了气,他说:这事儿呀还得看看师太的意思。妙惠说:师太也是这个意思呢沉默了一会、老何才答应,他问:骑马也很苦啊,妙青妳受得了吗?妙青说:我骑累了,还不能走一会儿。

  妙青想要走,她和妙惠都想知道观音阁的情况,老何说:观音阁离靖县城有二十多里,坐落在陈家沟梯子岩山上,新庙还有几个月就修好了,依山而建,一进三层,错落有致…他讲完了观音阁,又来讲自己,我挨观音阁最近,不到半里地…妙惠问:梯子岩山上是不是很荒凉?没有几家人。老何说:是,方圆几十里地,只有几十家人。妙青问:那化缘怎么办?老何说:观音阁香火旺,不用拿着碗,到街上去化缘,自有善男信女,把供品和施舍,送上山来,今日米一担、明日柴一挑,不会为化缘烦恼。他接着讲起自己的家来,我家有四个人,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是从重庆来养病的,一个小一点的姑娘,是逃难来的,一个男伢是避难来的,我们在山上开了二十多亩的荒地,筑了土墙围起来,不怕野兽来祸害,现在种了麦子,明年要打好几千斤呢?我们都吃不完,收了麦子种苞谷,全用来喂猪。我养了马、牛、还养了两只母羊,生了四只小羊,养了两头母猪,刚生了二十四只猪崽,…他说起来,如数家珍,妙惠和妙青、都听得入了迷。

  老何问起这里的米价,妙惠说:过去是五分一斤,一个大洋可买二十斤呢?现在遭灾,米也贵了,一块钱,也就是买十斤米,庵里还住的有三个施主,家里拖家带口逃荒去了,老施主走不得,只能在家糠菜度日,师太可怜他们,就接到庵里,一天也是两碗稀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家里逃荒的,最近回来过年了,我想叫他们家里的男丁,出去买米,百里外,仍是五个大洋一百斤,我只要八十斤,挑一次,全家也可以吃几顿饱饭,这是两利的事儿。老何问:这是不是师太的意思?妙惠说:不是,不能让她知道,她是一心救苦救难,恨不得把钱都施舍给人家呢。老何说:出家人不贪财,但不积攒点香火钱也不行,妙常能把庙修起来,是老师太从前朝就开始积攒的。带的那三百块钱,害怕还用不到秋后呢?妙惠说:用到秋后没问题,要用到明年呢!以后,还是要去化缘,早上稀饭可吃了两碗,中午干饭可以吃饱,一人一天也就是一斤米,庙里有十来亩薄田,今后要收回,自己种,犁田做不了,可以请人,有些必用之物,香、纸、烛,要多备一些,有的施主来拜佛,祈福,路远不便携带,人家总要捐点香火钱,城里也要经常去,做佛事儿,总有香火钱的。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