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春秋我为王> 第967章 历史的尘埃(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967章 历史的尘埃(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
  

  “夜间点亮火把照耀前路,总比摸着黑乱爬磕磕绊绊要好。”赵无恤说道:“我愿做指路的明灯,只望华夏能一路坦途,少一些波折和危亡,过去所做的一切,有私心,也有公心。”

  史墨点了点头,认可了这句话。如此一来,赵无恤的种种作为都能说得通了,异样感消失。

  “老朽还有一事相求。”他眼中闪过一丝殷切。

  “但说无妨。”

  史墨的手有些颤抖:”上卿说的这些东西,我能记下来么?“

  ”太史聪睿,应该明白,今夜的对话,只要有一个字传出去,会有怎样的后果。“

  “在上卿生前是如此,但身后呢?百年之后,千年之后呢?”他在看来,那些可能不会再发生的历史,也是弥足珍贵的东西,不应该就这么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赵无恤沉吟片刻后道:“太史可以记,但我也有个请求。”

  “诸侯连横谋赵,河东也大战在即,《晋史乘》里,关于我弑君及太子的事情一旦被大肆宣扬,对时局十分不利。”

  “上卿想让我删改?”唯独这一点,史墨做不到,这是为史者基本的节操。

  “无需如此,太史只需将前因后果写清楚,然后将史书要深藏府库,不可公诸于众,期限是……一百年,这一点,太史在听了我所说的两千年始末后,可否能理解?”

  这次史墨没有犹豫:“唯,老朽答应。”

  那卷记述了“晋卿赵无恤弑其君及太子”的竹简,不知何时,已经掉到了地上。与一个邦国,一个民族数千年的沧桑历史相比,这点事情就好像是沧海之中的一粒粟,无足轻重了……

  此事了了以后,赵无恤也松了口气,他对身后名倒是没什么兴趣,只不过不希望影响现在的战局,影响他的谋国谋天下,而且也不想因此打断史家的脊梁骨。

  现在,就让太史墨成为他的自传史官吧……

  “太史应该会宗周金文。”

  这是一种较为古老的字体,在平王东迁后就渐渐被摈弃了,现在天下能识别并书写的,不超过一百人,太史墨作为史官里的佼佼者,自然是会的。

  “我说的那种种事情,太史可用古金文书写,但简册必须同晋史乘一起封藏,解密的期限是……千年。”倘若他打造的新政权能维持那么久的话。

  “一言为定!”

  皆大欢喜,提防化为尊重,多年未饮酒的太史墨自嘲地笑了笑,给自己倒了一盏,又给赵无恤满上。

  “就为上卿今日坦诚而言,老夫可否敬你一盏?”

  “求之不得,且共饮!”

  二人对饮,饮完后都将酒盏翻到在案上,不知为何,突然间相对大笑。

  等黑衣侍卫再回来时,却愕然发现,太史墨和赵无恤两个相差几十岁的一老一青,半个时辰前还剑拔弩张横眉冷对,现在却像是多年不见的老友,相对而坐,一杯浊酒,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