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这种风格切中了某些电影人的g点,《哭声》登上了戛纳电影节非竞赛展映单元,获得戛纳上媒体人的一致好评,所以早在上映之初便已经备受期待,被誉为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大作之一。
2015年,本土大作不少。
不过,一般这种类型的电影往往都是口碑和票房两极分化,也就是专业的电影人看好,观众不喜。
《哭声》也不例外,刚刚上映,票房还不错,30万9416观影人次,高居首位。
但是,口碑却是两极分化,影评人等业内人士给出了8.5分和9分的高分,而大量观众却给了1分,并纷纷留言“太复杂”、“没看懂”……简单来说,就是看的一脸懵逼。也有感觉到不适的,“感觉精神受到冲击”、“像末世电影千万不要看”、“让人无语的电影,恐怖残忍到让人汗毛倒竖,浑身不适”……
当然,也有喜欢的重口味观众。
“反转再反转,惊叹于导演的功力!”
“尹导演,也要让我们喘口气啊。”
“真能让人听到哭声的电影!”
“紧张感满分,但给9分是因为结尾太模糊了,留有很多疑问。”
与之相对的,是电影人近乎一致的交口称赞。
“虽然强烈、可怖,但仍然不失幽默的怪力电影。在善和恶、异教和天主教、梦境与现实之间左冲右撞的电影(9.25分)。”
“156分钟没有丝毫松懈,情节密实,让人不禁感叹尹熙珍导演的功力又进步了。虽然现实就是这样冷酷,如同人间炼狱,但这部电影就是在告诉你,如果你愿意忍受的话,就尝试着坚持一下(9分)。”
“前半部分是一个乡村警察失去理性的横冲直撞,虽然是生活在闭锁山村的人们原始性的一种体现,但观感上还是有些累。不过,后半部分出现的强烈反转补偿了之前所有的忍耐。故事的格局很大,且完成度高,少有的拥有满满野心的一部电影(7.75)。”
以致于一些网民在网上感叹,n.e.这公关能力都上天了,让老天为《哭声》渲染气氛!
“看过心理医生了吗?”两人喝着咖啡,聊天一会儿《哭声》的话题后,朴志勋忽然问道。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 手机版访问 m.81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