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米国,正在五角大楼的洗手间里上厕所,因为一些原因,没时间赶回去第一时间观看《红海行动》。不过,之前不是说《红海行动》是王深搞出来圈钱的超级大烂片吗?”
“人在天台,本来觉得世界没有爱了,都已经打算结束自己罪恶的一生。刷到微薄反转的动态,我想说我现在还不想结束,我想看事情的后续发展。”
“人在xxxx,在这里,我娶了四个老婆,年轻的时候,勉强能够抗的住,现在年龄渐长,陡然之间倍感压力,身心疲惫,每天走路都腿软。我想回到祖国,回到祖国的怀抱。哈利路亚!”
“人在月球,看到你的帖子,默默的不说话。”
“人在火星,这一刻,我只想纳尼?《红海行动》不是公认的烂片吗?”
“人在现代,刚得到消息,何灵、江南等人全都发表了赞赏《红海行动》的观影影评。”
......
.....
这一刻,不仅是知呼论坛,网络上各大交流平台全都炸开了。
因为,这个当儿,不仅是何灵、江南等人发表了微薄,很多看了首映的观众同样晒出票根的发表了微薄。
如果说,仅仅只是何灵等人的微薄,或许没有足够说服力。
可是,若是再加上几千上万甚至更多的人晒票根的同样称赞《红海行动》呢?
一瞬间,网络上的舆论,开始翻转,使得不计其数的人忍不住的购买《红海行动》的电影票。
之前,一致认为《红海行动》是烂片,而后又被实锤是烂片,使得很多持有摇摆态度的大众放下了买票的念头。
而现在,事情发生变化,开始翻转,使得所有的一切变的云里雾里,不知真真假假。
正是因为这种不知真真假假的状态,使得更多的人开始疑惑和好奇。
有了疑惑和好奇,紧跟着控制不住的想要一探究竟。
于是乎,《红海行动》的预售票,瞬间呈井喷式的增长。
在之前,《红海行动》也就首日场次爆满,从第二天开始依次递进,越来越多场次的电影票无人购买。
按照这种情况,《红海行动》随后的荧幕占比必然会大幅度下降,紧接着凉凉。
而现在,顷刻之间,一连好几天,只要排了《红海行动》,其预售场次全部爆满。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种两端极化的反转,必然不会出现这种刺激消费的状况。
很多人,本来持有无论《红海行动》是否是烂片,都不想花钱走进电影院,亦或是因为工作上面的原因或者某些事情导致抽不出时间走进电影院。
在这个当儿,纷纷改变了态度。
不想花钱走进电影院的那些人,开始控制不住内心的好奇和冲动,想要在最快的时间内一探究竟。
而那些因为工作或者某些原因,本来放弃观影的人,在这一刻同样忍不住的调整行程,硬生生的挤出时间买票走进电影院。
总而言之,正是因为出现了反转的情况,使得不计其数的吃瓜群众控制不住内心好奇的开始买票。
并且,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使得出现了刺激消费的状况。
同时,刺激消费又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比如说,某一个人她因为好奇《红海行动》到底是怎么回事的预买了票,旋即发了一个朋友圈或者微薄,那些看到她朋友圈和微薄的人,受到她的影响,同样忍不住的掏钱买票。
而同样忍不住的人,同样发了购买预售票的朋友圈和微薄,使得同同样的人同同样忍不住的买票。
于是乎,一人影响一百人,一百人影响一千人,一千人影响一万人.....
旋即,造成了预售票场场爆满的情况。
而这,也使得各地影院也是一脸懵逼。
本来他们已经做好了减少《红海行动》排片占比,增加《西游:三打白骨精》排片占比的打算。
现在,直接傻眼了。
当然,也不乏有的影院的负责人跟着看了首映,看好的情况。
并且,第一时间,安排了加大排片的工作。
怎么说呢?
这些负责人,自然是看了《西游:三打白骨精》等电影的首映,而后再看了《红海行动》的首映,对比之下,该是如何,心中必然清清楚楚。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