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捷足先登无所谓,关键是它的功用!王徵并不惋惜,目光中倒有几分期待,“大都督,这种注音的法子,已经完善了吗?”
“已经完善了,将来便是要改动,变化亦不会太大!”李自成心道,这是数百年后的成果,至少能延续道数百年后,到时候现在的这帮人,早已化作尘土,再要改动,也不是自己的事了。
“大都督能否教导在下?”王徵合上教材,却是顾盼着李自成。
“这个……普通的学子,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方才能掌握这些西洋文,以及给汉字注音的法子,王先生若是有兴致,将来可以抽出时间专门学习。”
王徵点头称是,度过了最初的惊讶,他忽地想起,“大都督今日召见在下,不会仅仅是让在下见识这种西洋文吧?”
“本都督召见王先生,除了刚才所说的修正教材的事,另外就是这本书了,”李自成操起《诸器图说》,道:“这是先生研究的成果,先生是否想到,要将书中记载的器具,真正生产出来?”
“生产出来?那敢情好!”王徵不是不想生产,这些都是他毕生心血,他只是没有足够的银子,更没有想到要将生产出来的器具,拿到市场上出售。
“王先生的《诸器图说》中,记载很多器具,本都督昨日看了,预备将自行车、转磑做为重点,看看能否生产出来。”
“大都督,”王徵蹙眉道:“《诸器图说》中记载的器具,已经标明了详细的尺寸,在下曾经生产过,只是……只是数量有限,未曾向百姓……”
“王先生能够亲力亲为,将自己的研究转化为实物,可见记载非虚,”李自成淡淡地道:“可是,本都督从这本著作中,又能看出许多端倪,便说这自行车……”
李自成翻出《诸器图说》中自行车的“图说”,道:“这种自行车,或许可以用于运载粮草、货物,但运行起来,速度极为缓慢,应该比行人都不如。”
王徵点头,又抬眼道:“难道大都督能提高运行的速度?”
“这就需要对自行车进行改良,”李自成从怀中掏出一张白砂纸,展开在方桌上,“这是本都督昨夜绘制的图纸,王先生看看,与你的自行车有何不同!”
“这是自行车?”王徵几乎不敢相信,“大都督,这种自行车,只有双轮,又是在一线上,在下实在不明,这种自行车能站得稳吗?”
“双轮在同一线,原本是不稳,但加上速度,也就稳当了,”李自成点着自行车的图纸,道:“这种自行车,不但稳当,而且速度快,”他快速换算一下,“如果在水泥大道上,每个时辰,大约能行七、八十里。”
“七、八十?”王徵大惊,“大都督,普通壮丁行走,一日恐怕都难有八十里……”
“当然,这是极限,一切顺利才行,”李自成也不管王徵心中有多恐怖,自顾道:“如果现在能生产出来,一个时辰新四五十里,应该没有问题。”
王徵默然不语,李自成的话,已经超出了他的思维能力。
相信李自成的话,就能颠覆许多以前的认识,如果不相信,那李自成以前造出的许多物事,究竟如何解释?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