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子?如此说来,他们还是汉人的民族英雄!”李自成竭力搜索,脑中却一时想不起,哪一位姓赵的将军,死在辽东了。
“家父的名声,在家乡也是不显,道是伯父……小人伯父的名讳,乃是率教……”
“率教?赵率教?”李自成想起来了,鞑子第一次入塞,赵率教回关勤王,不幸死于遵化……
无论他以前做过什么,能死在与鞑子对决的战场上,就是民族英雄,总比窝里斗要强上许多。
“大都督识得家伯?”
“在下无缘相见!”李自成摇了摇头,又对着空中拱了拱手,道:“当日鞑子入塞,赵将军长途奔袭,可惜三屯营、遵化都是城门不开……可惜了!”顿了一顿,又道:“与那些畏敌如虎、拿着上等俸禄的人相比,赵将军的确是汉民族英雄……”
“大都督真的如此认为?”赵光瑞忽地抬头,双目中已是泛出苦涩的莹光。
赵率教是他的伯父,是赵家的骄傲,赵光瑞一直以他作为自己的榜样,在他的心目中,伯父比父亲更为敬重。
李自成说的是真心话吗?
“我已经说过,百姓为军人生产粮食,军人有责任保护自己的百姓,”李自成缓缓道:“赵将军在鞑子最为疯狂的时候,能赶来京师增援,不仅是保护京师,更是保护了城外的万千百姓……”
赵光瑞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是拼命地点头。
朝廷也曾抚恤过伯父,但这样的出自盗贼之口,比什么抚恤嘉奖都重要,李自成可是盗贼之首,自己的敌人呀!
这个李自成……赵光瑞觉得,自己越来越看不清这个人了。
难道他真是大明的终结者?
不像,大明还有百万军队,还有关外的辽东军,怎么可能说倒就倒?
以前他从未想到,大明终究有一日会被新的王朝所取代,今日李自成所说的,似乎有一些道理,天下没有永久的王朝,大唐、大汗不行,大明同样要遵循这个规律!
李自成这样的人才,也许能为大明续命,可惜了,他不是站在朝廷的一边。
也许是李自成夸赞了赵率教,赵光瑞对李自成有了一丝好感,他隐隐替李自成担忧起来,参政戴君恩的大军,现在差不多集结完毕,很快就会出靖虏卫而西进,李自成若是战死了……
“戴大人的两万人马……”
赵光瑞忽地住口,自己这是怎么了?如此重要的军情……
“你不用替他担心,”李自成轻笑道:“如果他是一个识大体的人,我同样不会害他性命!”
替他担心?赵光瑞觉得,自己听到了时间最好笑的笑话,嘴巴张得跟进食的河马似的,口水流了一地……
战争尚未开始,李自成就能确信取胜?天下间,有这样的人吗?
自信是好事,一旦过度了,就是刚愎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