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就好,那你有什么计划么?”吉布森抹了抹鼻子,似乎很纠结。
爱德华.米勒耸耸肩:“简单来说,大方向就是:我去了王安之后,不能明着把研发部和其他开支都撤了。卖掉一个专利,就要买进两个专利。开掉一个高薪工程师,就要招进来两个低薪工程师。
甚至都不用招低薪工程师,我们把商务客服转成技术支援,把技术支援伪装成研发工程师,甚至把新招聘的市场开拓人员也调整组织架构,定义成技术支援
反正,我有的是办法确保外人看不出我在疯狂压低研发成本,他们只会看到,我压低的是‘因为冗员低效而浪费掉的成本’。至于更具体的操作,要见招拆招了,现在没法跟你说。
爱德华.米勒这一招,在美国人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经济颓势时,是经常用的。
众所周知,92年克琳顿干掉老不死时那句经典的名言“蠢货,问题在于经济”。可见在李根末期和老不死任内,美国的经济真的出了大问题,否则也不会民怨那么大。
是克琳顿上来之后,才主导了美国历史上和平年代最迅猛的一波增长,gdp持续增长了80个月,失业率也下降了。
但事实上,无论是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还是08次贷危机,每次经济不行的时候,反对档就攻击:当年克琳顿那个所谓的创造就业、失业率降低,完全是虚的。
因为那是一种“砍掉一个高薪岗位,创造出两个低薪岗位,而这两个低薪岗位钱加起来可能都没原先失去的那个高薪岗位多”的就业创造。
基本上是淘汰掉一个四五万美元年薪统计段的岗位,创造出1点5个一万九千美元以下年薪统计段的岗位。
当然这事儿不能怪克琳顿,这是全球化进程导致的。露西亚解体后,美国的全球产业转移进入了高峰,美国的中低端劳动力要跟全球的同行竞争。
所以克琳顿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岗位,已经很不容易了,即使岗位多了后薪酬总额反而低了。
不过,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对于这种趋势,却有一点需要捂盖子:你一家公司的技术和生产空心化,毕竟是报表上不好看的。
要迎合国民投资偏好,你就得既抛弃美国劳动者,又不让大众看出你抛弃了美国劳动者。既做表字,又立牌坊。
所以华尔街那些成本管理大师们,也就是在这几年里,摸索出了这套“既迎合这一岗位创造趋势,又不显得降低企业科研竞争力”的障眼法。
我确实开除了本土化的很多工程人员,但我一边开除,一边把客服重新批量定义为技术岗,把其他销售岗也伪装成技术岗。
卖掉高价专利的同时,还买入更多没有商业价值、便宜、但可以装门面的跑量专利。
而爱德华.米勒既然是深受华尔街信任的重整操盘手,他显然也是这种操作手段摸索的先行者。
他自以为他这套耍诈手段,是超前于时代的、甚至可以瞒过顾骜,也就不意外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