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十国帝王> 章两百三四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1)(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章两百三四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1)(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
  入夜前夕,百战军与契丹军几乎是不约而同点燃了道旁的数十个火堆,燃烧的篝火将通水河谷映照得如同白日,在这狭长的地带里,连大大小小的土堆都没有,也就无所谓制高点的争夺,双方拼杀,完全是战阵的对撞、消耗。

  天光微醒,契丹军徐徐退去,百战军无力追击,战斗暂告一段落。满地尸骸悄无声息,满地鲜血变了颜色,渗进冻土里,歪倒的军士、旗帜、刀枪零散在各处,冷风中残破的军旗无力的摇曳。

  双方都在抢着将受伤士卒从战场上救下来,战斗持续到这份境地,此时敌我都默契的没有再发难,但对彼此的戒备却分毫没有松懈。

  契丹军主将耶律敌烈立马阵前,看着麾下将士将伤员不停抬到阵后,眉宇间若有黑气在翻滚,彰显出他心内的愤怒。作为契丹王族,早在数年前耶律敌烈的战功威望就达到了顶峰,同光二年,他率军攻入大唐河套之地,旦夕之间取下丰、胜二州,唐庭逾月不敢遣兵来战,便是标志性-事件。

  “这一阵战士伤亡几何?”见军使满头大汗跑过来,耶律敌烈冷冷的问。

  军使诚惶诚恐道:“伤亡七百三十四人,其中战死三百二十七,重伤三百二十七”说完这话,约莫是觉得伤亡过大,而战死和: 重伤比例太高,军使补充道:“这帮唐军都是在玩命,混不当自己的命是人命,都疯了一样,完全没有理智”

  “够了!”耶律敌烈挥鞭在空中狠狠一甩,噼啪的爆裂声让军使脖子一缩,再不敢继续说下去。

  沉默片刻,军使再度开口,极为勉强的说道:“大帅,尚有一事禀告”

  “说!”

  “耶律雉大将军他受伤极重,怕是快要不行了!”

  耶律敌烈浑身一颤,一把提起军使的衣领,咆哮起来:“你说什么?!”

  同光二年进军河套、攻取丰胜二州之后,耶律敌烈携大胜之威,寇桑亁关,谋求云州全境,在云州大同军已经陷入圈套的情况下,一个毫无道理出现在桑亁关外的人,将大同军从必死之境拉了出来,一支毫无理由出现在桑亁关外的精骑,更是让耶律敌烈尝到了成名十多年之后首度败北的滋味。在那一役中,他着重栽培的八个义子,更是折损半数

  耶律敌烈赶到八义子之首的耶律雉身前时,后者已经咽了气,他脖颈处的皮肉向外翻卷着,巨大的伤口分外可怖,痛苦让耶律雉在临死时,表情仍旧是扭曲而充满仇恨的,双目圆睁。

  “李从璟!本王一定亲手宰了你,寝尔皮、啖尔肉!”耶律敌烈怪吼一声,挥刀将木棚的支柱斩断,转身大步走向自己战马,“传我军令,立即突击百战军,今日不破其阵、败其军,本王不下马背、不离战阵!”

  左右皆惶恐,“大帅要亲自陷阵?”

  耶律敌烈顿了顿脚步,沉目环视众人,“谁有异议?”

  见一向自诩儒将的耶律敌烈动了真怒,无人再敢多言,皆俯首唯唯诺诺。

  跨上战马,召集军阵,刚沉静下来的契丹军阵又闹腾起来,脚步声、兵器碰撞声交响不停,战士闻听耶律雉战死,大多怒不可言,眼见耶律敌烈要亲自上阵,无不羞愤交加,摩肩擦掌,誓要将面前那数千唐军一口吃下,以泄心头之愤。

  耶律敌烈跨-坐在马背,虎目端视眼前齐整而杀气凛然的军阵,一把抽出腰间镶有宝石金边的马刀,喝道:“你们都是大契丹最善战的勇士,为皇上立下无数功勋,你们中间有的人已经跟随本王征战十多年,与本王出生入死,向天下证明了谁才是最骁勇的战士!在你们面前,所有的敌人本该望风而逃,而你们所到之地,本该望风披靡,在今日之前,你们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但是现在,在这里,面对区区不到万人的唐军,我五万契丹勇士,竟然寸步不能进,实在是亘古未有的耻辱!”

  “今日,本王要带领你们,重拾往日的荣耀”耶律敌烈情绪高昂,极尽煽动言辞,说到兴奋处,举起的马刀还在空中挥舞了一圈。但是不等他说完,忽然有一队骑兵从阵后出现,直奔耶律敌烈。

  耶律敌烈看见为首骑士手持符节,当然知晓这是耶律阿保机派来的使臣。耶律阿保机此时派遣使臣过来,耶律敌烈猜想定是耶律阿保机责怪他这么久未能击溃眼前唐军,来催促了。

  对方代表耶律阿保机,耶律敌烈在使臣面前下马见礼,后者还未开口他已是抢先道:“本王正欲亲自陷阵,以破唐军,上使宽心,今日唐军必溃!”说完,见使臣怔了怔,随即补充道:“上使即来,不妨为本王掠阵,看本王如何践踏这股残军!”

  听耶律敌烈之言,众将士自然都醒悟,使臣是来催促战斗的,想到五万大军这么多日竟然没能奈何八千唐军,都无地自容,继而斗志冲天,眼神炙热,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冲阵,有些将领已经出言请战,都抢做先锋。

  耶律敌烈将众将士反应看在眼里,很是满意,心道士气可用,此战必胜了。此时天已大亮,耶律敌烈看向使臣的眼神不再急切,恢复了从容,那意思是说,本王虽然先前没有击破唐军,但是唐军也离败不远了。

  然而耶律阿保机遣来使臣的一句话,立即让耶律敌烈如坠冰窖,“皇上有令,耶律敌烈立即撤出通水河谷!”

  “什么?”耶律敌烈差些怀疑自己听错了话,“唐军今日必败,怎能撤退?”

  “大王这是要违背皇上圣谕吗?”使臣冷冷道,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耶律敌烈,这也难怪,如若不是耶律敌烈在通水河谷久战不胜,正州局势何至于如此,耶律阿保机何至于面临险境?

  “一日,本王只要一日!”耶律敌烈仍不甘心,咬牙切齿,“不,半日也可,让本王再冲一阵,必破唐军!”

  “北院大王,皇上的圣谕是,旨意到,尔部即刻回军!”使臣沉眉敛目,语气不容置疑,还带着浓烈的不满,“大王可知,李从璟已经率领数万大军,绕到了正州,正在猛攻皇帐?大王可知,正州守卒全军出击,各部正在拼死鏖战?大王可知,皇太子、大元帅都已亲自上阵,正与敌军肉搏?!”顿了顿,军使深吸了口气,“是眼下战局重要,还是皇上重要,大王难道还用下臣多言吗?这样的事情,是能耽误片刻的吗?”

  “什什么?李从璟绕到了正州?!”耶律敌烈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那里,脸色惨白,“这怎么可能?!”使臣虽然没有明言,但意思已经很清楚:耶律敌烈在通水河谷的战斗,继续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不仅如此,在李从璟已然出现在正州的情况下,他们先前的战斗,也变得没有意义。

  集结待战的众将领,闻听使臣之言,都给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有机灵些的看向耶律敌烈,心里已是明白,通水河谷久战不胜,致使大军分兵,正州军力被削弱,眼下局势如此凶险,至少有一半原因是他没能打通通水河谷,及时回军正州或是突进西京,经有此败,只怕耶律敌烈的宦海生涯也走到头了。

  耶律敌烈浑身的力气瞬间被抽了个干干净净,冷静下来之后仿佛刹那间苍老了十年,再没有半分精气神,愣了许久,终是无力的摆了摆手,英雄迟暮一般道:“撤军吧,回援正州。”

  “今日是同光四年二月初八,这里的战斗前后已经持续了整整十日。在没有城池、无险可守的情况下,八千百战军,以实打实的阵战,将十倍之敌死死拖在通水河谷整整十日。”孟平在随身携带的小册子上写下这些文字,那本小册子已经沾满鲜血,几乎不能辨认本来面目,他那支李从璟少年时送给他的鹅毛笔在上面涂涂画画,显得有些艰难。写到这里,孟平抬头左右望了一眼,继续写道:“八千将士,伤亡四千有余,其中战死三成,重伤四成”

  李绍城在孟平身旁吃力的坐下来,每一个举动仿佛都要牵动身上数不清的伤口,但在坐实的那一瞬,他脸上还是露出轻松之色,瞧了孟平手中的册子一眼,道:“寻常军队伤亡达到三分之一,主将犹能约束部卒不溃散,便是顶好的良将,这一仗打到这个份上,若你我能活下来,也都成名将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