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卿把你这些日子看到国子监和太学的弊病,详细地写一份奏疏来,孤王要好好改一改这些学生的毛病。”李承乾淡淡地道。
“臣遵旨!”颜师古起身领旨。
“颜卿家就到偏殿去写吧,稍后孤王就批。”李承乾抬手一指道。
“臣遵旨!”颜师古再行一礼就退出大殿。
这里李承乾喝一口水,对刘葵道:“传鸿胪卿杨胄进殿。”
“遵旨!”
刘葵应一声便出去传人。
不一时,一个四十多岁身体壮硕的中年男子走进大殿。
“臣鸿胪卿杨胄参见太子殿下!”
“杨卿平身赐座!”
“谢太子殿下!”
待杨胄坐下,李承乾便直接问道:“近日鸿胪寺可有什么重大的政务?”
言外之意就是我没有听鸿胪寺有什么大事,你来做什么?
杨胄是新从外地提上来的,之前没有和李承乾接触过。今日来求见其实就是想借一件事由见一见李李承乾,以期能混个脸熟。
闻言一怔,连忙起身从怀里拿出两份奏疏,双手托着道:“启奏太子殿下,鸿胪寺近日接到新罗和百济的使者来朝,上奏天子,高句丽嚣张跋扈不但派兵攻打两国,还拦断两国朝拜大唐的道路……”
李承乾朝刘葵使眼色,刘葵忙把新罗和百济的奏疏接过来。
李承乾接过两分奏疏看了看,确实是新罗和百济请求大唐出兵讨伐高句丽的。
李承乾大略看看便放下,抬起头看着李承乾杨胄道:“杨卿身为鸿胪寺卿以为大唐当如何处置。”
杨胄闻言脸上就变得为难起来,他原来以为李承乾抓了高句丽使者,是想对高句丽发问罪之师。
所以一得了新罗百济的奏疏就忙忙的来了,以此讨好李承乾。
只是隋炀帝三次东征以至亡国,李世民为数次想东征都被大臣劝住了。
他现在若主动提出东征高句丽,恐怕弹劾他的奏疏能把他埋了。
说不打,那他见李承乾一次还有什么意义?
李承乾见他半天说不出话来,便直接道:“传孤王旨意给营州都督张俭,幽州都牛进达各派斥堠潜入辽东,探查高句丽山川地形,然后绘图封奏兵部不得有误。”
李承乾也想打一仗,可是去年到今年刚打了薛延陀,现在实在不宜出兵高句丽。
……
……
随着李世民的身体慢慢好起来,李世民每天都要在太极宫召见一些老臣,也不提国事,就是像老朋友一样喝茶卿天。
静静地看着李承乾在东宫监国理政。
有几个大臣见李世民身体好了,便悄悄上书请李世民出来主持政务,李世民对此只是一笑置之。
这一日,李世民又召高士廉、吏部尚书马周、礼部尚书李道宗、侍中张行成和刑部尚书刘德威几个现在朝中对李承乾态度还算中立的大臣来到甘露殿喝茶说话。
众人一坐下李世民便斥退殿里的内侍宫女。
几人一见,都神情郑重起来。
“近来朕观承乾处理政务也算是进退有据,只是怎么有刻薄?”
李世民一改往日只闲话家常,直接开口询问众人对李承乾的看法。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