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夺鼎1617> 第二百五十四章 内忧还是外患(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五十四章 内忧还是外患(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雅文小说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
  

  骑兵们手中高举着长矛,上百根保持在一个高度上的长矛,如同平地里生出一片枪林来。

  蹄声、枪林、盔甲,构成了马队给人们的最重要印象。

  “二虎叔。这些官兵的马和盔甲都不错!就是骑术不怎么样!还不如俄骑得好!”一个半大小子用浓重的陕西口音同身边的大人讲着自己的看法。

  “就是!俄也觉得这么好的马在他们手里白瞎了!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打败鞑子的!”

  被称为二虎叔的刘体纯,也是对南中军的马队嗤之以鼻。

  “不过,他们的马能够跑成这样,却是咱们的老营骑兵做不到的!”

  马队后面,依旧是长长的车队,每一辆车上,摆放着三口棺材,上面写着南中军阵亡将士的姓名和在何处阵亡,生前的战功如何。

  见到这数十辆大车缓缓而来,从维持秩序的京营官兵到看热闹的百姓。纷纷下跪,行礼哭拜。

  临近午时,三家兵马承天门前金水桥边列队完成。

  各自队列前,都将自家的战功摆在最前面。秦兵将高迎祥的囚车和十几个被斩杀的流寇头目首级列在阵前。而天雄军和南中军则是将一车车的建奴首级摆在阵前。在军功首级车辆之间,各自跪着两名被擒的镶红旗和镶红旗蒙古包衣、余丁、披甲人之类的角色。

  向着午门的方向。早有锦衣卫派遣了一千五百名大汉将军。腰悬绣春刀,手执鹰嘴矛,分列两旁。旁边则是冠袍带履整齐的文武百官,也是抱着笏板,照着文东武西的规矩分班肃立。

  礼部按照万历年间献朝鲜俘获之日本俘虏的旧例,在午门楼上为崇祯设立了御座,在楼下设立里奏凯乐,设协律郎位于奏凯乐北,司乐位于协律郎南。设献俘位于楼前少南,献俘将校位于其北。刑部尚书奏位于将校北,皆北向。又设刑部尚书受俘位于献俘位西,东向。设露布案于内道正中,南向。受露布位于案东,承制位于案东北,俱西向。宣露布位于文武班南,北向。

  率先献俘的洪承畴,撩起官服的下摆,一路小跑的奔过金水桥,在城楼下跪倒,向上高声奏报:“臣!洪承畴,奉旨于陕西剿贼!仰仗二祖列宗天威,赖圣上之洪福,得将士之死力,幸不辱命,于周至县黑水将流寇贼首闯逆高迎祥擒获,献于陛下,请陛下发落!”

  刑部尚书带领左右侍郎出班奏事,跪在御道上,两名侍郎紧紧的跪在的左右两侧。人称大司寇的刑部尚书冯英向高坐午门城楼上的崇祯大声报出了自己的官衔、名姓及左右侍郎的姓名,之后陈述流寇首领高迎祥的罪名、罪状,“请将犯人贼首高迎祥磔斩!合赴市曹行刑,请旨。”

  这大概就是该犯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正人心,应该押赴刑场立即枪决之类的话了。哦,似乎那个时代还不流行枪决。那尚书端的是个好角色,长长的一段话,字字铿锵有力,响亮舒徐。说完,三个人立刻拜伏在地,等候崇祯的旨意。

  “拿去!”

  今天的礼仪完全是按照当年万历年间献俘倭寇的规制进行,就连皇帝和诸位大臣勋贵们的台词都是如法炮制。

  “拿去!”

  站在崇祯身边的两位选出来的勋戚中德高望重者高声喝道。

  “拿去!”

  二人变为四人高声断喝。

  “拿去!”

  四人变作八人,八人变为十六人。

  声音从午门向天街如滚雷一般穿过去,天街上围观的百姓和三百六十名大汉将军一起高声呐喊。一直传到监禁高迎祥的囚车中。一身红衣红衫的高迎祥,被一名锦衣百户押着,十名锦衣旗校将他推推搡搡的押出西长安门,由刑部冯英冯尚书监押到西市行刑。

  纵横数省的闯王高迎祥,就此在京城西市吃了三千六百刀穿着大红袍上了天。

  接下来,便是卢象升与李守汉献俘。

  卢象升倒也是循规蹈矩,不过是些军功首级和几个壮大之类的军官。

  但是,到了守汉这里。却出了些小问题。

  “臣!李守汉!奉旨进京!剿杀辽东反贼,赖祖宗之威灵,仰陛下之洪福,以将士之英勇!先战河西,再战关口。先后擒斩逆贼首级六千余颗,擒获逆贼各级头目兵丁包衣阿哈等百名!献与陛下,请陛下发落!”

  站在文臣队中的礼部侍郎钱谦益,不由得撇撇嘴,对于李守汉这个南蛮来的土包子暴发户表示出很不屑。

  “真是没见识!建奴也好,东奴也罢,何时成了辽东反贼了?!照他说来,建奴入口劫掠,明明的外患,也和流寇一样。成为内忧了?!真真的可笑!”

  他的见解,立刻得到了周围几名大臣的赞同。

  “老先生果然一针见血,对于若辈依赖军功幸进之徒,以财帛粮米贿赂圣上,我辈科甲正途之人。耻之与其为伍!”

  “拿去!”

  城楼上又传来了崇祯的喝声。

  “拿去!”

  一声声传递下来。一直传到天街之上,数万百姓齐声高喊一声,“拿去!”

  似惊涛,如霹雷,震得被俘的包衣阿哈和镶红旗蒙古的头目们浑身瘫软,数百名南中军将士会同如狼似虎一般扑上来的锦衣旗校苍鹰拿兔般将建奴俘虏押赴西市或是斩首,或是凌迟。不免冯尚书又多了些活计。

  当日,在完成了一系列献俘礼仪后,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宣旨,为庆祝两番大捷。驱逐建奴出关,城内军民百姓鳏寡孤独各有赏赐酒食,着光禄寺发给每人肉馒头两个,酒半斤。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