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崇祯十五年> 第349章 唇枪舌剑(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49章 唇枪舌剑(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起点文学雅文小说南派三叔ddxsku
  

  身为太子党,陈新甲不能反对太子的政策,但他没有吴甡那般的豁达和坚定,他心中有顾虑:太子胜了,他和吴甡没什么好处,万一兵败了,甚至太子有什么意外,推动此事的吴甡和他会不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想到此,陈新甲后背立刻就渗出了冷汗,不过崇祯帝目光在前,他没有闪躲和迟疑的空间,只能咬咬牙,拱手道:“陛下,臣以为,丁启睿能力有限,确实担当不起领军十六万的重任太子殿下见识高远,果决早慧,有领兵之才,但是否到开封领军……臣尚不能决断唯请圣裁!”

  他还是不敢完全赞同,而是将难题推给了崇祯

  吴甡鄙夷的撇了一下嘴

  嗡

  陈新甲虽没有直说,但明显也是赞同的

  朝堂像是开了锅,朝臣嗡嗡议论,一个个已经顾不了朝堂秩序了

  左良玉难以节制,即使明知督抚汪乔年被流贼包围在襄城,却也不肯出手救援,丁启睿在左良玉心目中的地位恐怕更低,丁启睿的命令合左良玉的心意还好,若是不合,左良玉是绝对不会听从的,最大的军头不听从命令,丁启睿怎么可能打败李自成?

  一旦败了,开封失陷,李自成在开封建政,这大明的天下,还能安稳吗?

  丁启睿是不能用的,这一点,朝臣们已经达成一致

  而“御驾亲征”太过惊世骇俗,不说朝廷有没有银子,只说其中的风险就是朝臣们不能承受的相比之下,折中方案的太子亲征就变得可以考虑了

  尤其是在兵部尚书和兵部侍郎都赞同的情况下

  比起皇帝亲征,太子领军的冲击力虽然稍微小一点,但却依然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和皇帝亲征一样,太子领军只能胜,不能败,不然太子的声誉将会受到极大的损害,本朝虽没有太子不能继位的先例,但如果太子兵败,或者出了什么意外,这一项传统还能不能继续,那就难说了

  吴甡和陈新甲都是太子党,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动议,这不是在害太子吗?但随即又想,两人绝不敢在太子没有首肯的情况下提出,显然太子是同意的想明白这一点,朝堂中的一些反对的老臣更怒,心想:太子不懂事,你吴甡和陈新甲难道也不懂事吗?你们这不是将国本置于危险之中吗?

  “臣反对!”跟随在谢升之后,礼部尚书林欲辑也跳出来反对他激动的道:“太子乃国本,岂可轻易涉险?臣以为,可令孙传庭统领全军!”

  “臣亦反对!”礼部侍郎蒋德璟站了出来,脸色肃然

  他是东林之首,又和吴甡一向交好,想不到却也站出来反对

  吴甡嘴角露出苦笑,关于太子领军之事,他私下已经向蒋德璟有所透漏,但蒋德璟坚决不同意,甚至责怪他不该纵容太子,适才朝堂上的这番大论,也没有令蒋德璟改变主意

  蒋德璟的表态有指标作用,不等他退下,立刻就有不少的东林人站出来附议

  同样身为东林的吴甡却显得孤苦伶仃,无人唱和

  “臣赞同!”

  一直跪伏在地的凌义渠忽然抬起头,高声道:“陛下御驾亲征有诸多困难,太子领军可为折中之策,以太子之能,一定能节制诸军……”

  “你住口!”

  不等他说完,林欲辑就已经怒斥于他:“若不是你兴风作浪,焉能有现在的混乱?若是国本有什么闪失,你万死也莫恕!”

  凌义渠两眼闪着泪光,向崇祯帝叩首:“臣死不足惜,但臣实在不能看着中原局势败在丁启睿手中啊”

  “荒谬!你屡次三番诋毁丁启睿,究竟何意?在朝堂上说如此不吉之言,是要败军吗?”林欲辑也跪倒了,激动道:“陛下,请治凌义渠大不敬之罪,以安天下啊!”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