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崇祯十五年> 第351章 驸马请罪(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51章 驸马请罪(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起点文学雅文小说南派三叔ddxsku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 手机版访问 m.81new

  所谓代天亲征,等于太子拥有了中原战场最高的的决断权,不用请示京师,就可以罢黜任免当地的官员,若有总兵将军不听号令,太子可立斩!

  朱慈烺原本只期望能得到领军开封的任命,想不到崇祯帝竟然给了他代天亲征的名义

  由此可知,崇祯帝对他寄予何等的厚望!

  毕竟是父子,血脉相连啊

  “都起来吧”

  太子代天出征,这么大的决断,崇祯没和内阁商议就自己决定了,也是近期少见

  到此时,不但首辅周延儒,就是次辅陈演、三辅谢升和末辅魏造乘也都感觉到了皇帝对内阁的冷淡而回忆刚才的那一刹那,次辅陈演似乎有所顿悟,他看着周延儒的后脑勺,心头狂跳:周延儒的圣眷枯了,这内阁首辅的位置说不得就会挪一挪了……

  太子和群臣都起身

  这其中,大理寺卿凌义渠最为激动,他提请御驾亲征,原本做好了触犯群臣,革职下狱的准备,不想却平安度过,而太子也顺利领军出征,心情激动之中,目光忍不住就看向了吴甡,吴甡正好也在看他,两人目光在空中对视,然后迅速转开头

  虽然有朝臣已经猜出他提请“御驾亲征”是受了太子的指使,不过他死也不会承认的

  站直身子,回到朝臣的队列中,不顾左右的怪异目光,凌义渠望着御前的那个小小人儿,心中充满了期待:但愿太子殿下能荡平流贼,使我中原百姓免受刀兵之苦!

  御座之上,崇祯帝深深望着御前的太子:“二祖列宗都在天上看着你,望你牢记为将五德,扫平流贼,以为我天家表率!”

  “儿臣明白!”

  朱慈烺慨然抱拳

  崇祯帝微微点头,神情有一种说不出的疲惫

  太子领军,代天出征,从他嘴里说出来不过就是两句话,但谁又知道,为了这两句话,他在心中都斗争了多久,又反复思量了多久?身为人父,他又何忍心让儿子上战场?但没有办法,中原形势危急,五十万流贼围攻开封,满堂朝臣无人能用,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个儿子了……想着想着,不觉有点心酸,怎么会落到这种田地?那么多的督抚,满朝文武,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堪用了?

  “父皇,儿臣有一请!”太子的声音传来

  崇祯帝抬头看去:“讲”

  朱慈烺肃然道:“父皇,长期以来,各部官军士气低迷,战力低下,除了带兵将领无能,军饷长期拖欠,士卒不能养家糊口,以至于无法安心操练,专心杀敌,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要想鼓舞军心士气,令其奋力杀贼,非解决欠饷问题不可因此儿臣在此请求,请户部尽速为左良玉、虎大威等部拨付所欠军饷”

  虽然是代天出征,但朱慈烺心中很清楚,要想让诸军信服,一心杀敌,只靠一个“代天出征”的空头名义是绝对不行的必须有真金白银的好处,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恩威并施,才能鼓舞官军的士气毕竟京营只有两万人,要想击溃五十万人的李自成,没有左良玉虎大威的倾力支持是绝对不可能的而要想让左良玉虎大威出力,除了高官厚禄的引诱,解决他们军中的欠饷问题也是必要前提

  此言一出,朝堂立刻又静寂了

  崇祯朝堂最怕听到的就是两个字:“粮饷”

  为了筹集粮饷,朝廷开了辽饷,以至于天下纷扰,现在辽饷减半,厘金税也开了,但朝廷的财政窘境并没有得到缓解

  听到军饷两字,刚刚有所兴奋的崇祯帝立刻又黯然了下去,对大明财政的困窘,他是最清楚不过了,目光看向首辅周延儒,明知故问:“内阁能筹到多少粮饷?”

  周延儒心中苦啊,做这个首辅最难的两个字就是“钱粮”,虽然京营的两万人马自筹,不用户部出钱,但左良玉等部的十六万大军所需的粮饷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左良玉等部的军饷都已经被拖欠半年了,如果照太子所说,全部补齐发放,那就更是一个庞大数字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