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策看来,这恐怕根本不是张角的意图,想张角这等智慧之人,定然知晓,经历了几场厮杀,就算是连战连败,就如大浪淘沙,存活下来的凡兵,既是精兵,有了这些精兵,张角便能堂堂正正的与汉军较量。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张角再如何定下军论,也有了致命失误。
鬼神之力,终究不是凡人能够驾驭,张角每次施展道术,都是以消耗己身寿元为基,击退汉军一次,张角的寿元也就少十年,张角虽然算计良多,还是高估了自己寿元,原本以为能活过古稀,实则只能到天命之年罢了,等到张角知晓自己不过两年之寿,才迫不得已的举兵反击。
等到张角死去,黄巾军群龙无首,被朝堂分而割划,逐个击破,最终使得这场举义消匿无形,也因为这个缘故,剩下的黄巾军,战力初成,与汉军相较不落下风,后来黄巾军各部分散到各处,仍旧能占山为王,与汉军抗衡。
对于张角做为,刘策实则觉得惋惜,倘若张角再有十年寿命,黄巾军的举义,想来应是另外一番模样。
而董蒙其人,说起来算是受了张角衣钵,自遁甲天书中学了道术,在青州收拢了全部黄巾军,还为他们划分了一块区域,不管是张燕,还是月华,都觉得董蒙太过于懒散,不想背负责任,如今看来,只不是董蒙将全部的事都自己扛了下来,没有让亲近人分担。
不然,董蒙年纪大不了刘策几岁,为何会耗尽了寿元,徒然丢了性命。
这便是那些以为生计轻松的人,觉得万事皆安,不过是有人替他们背负了苦难罢了。
在当世人眼中的乱臣贼子,张角与董蒙,事实上截然相反,因为看到了两人所做的一切,没有为己,全是为了百姓,刘策对黄巾军的看法才改变许多,只是,二人舍了生命去维护的东西,刘策却做不到。
早在几个时辰前,左慈就知晓刘策将自己关在屋中,左右不决,左慈亦是没有打扰刘策,直到刘策入睡,才探身进了屋子。
在左慈心中,只有登仙之途,其余的尽是俗事,而此次左慈来寻找刘策,也是有事要求于刘策。
眼间刘策对鬼遁有着清醒认知,左慈自觉能做的便是做了,后事如何就看刘策自己造化了,摒了心神,左慈再尔道:“师弟,此次前来,我也是想向师弟借一样东西。”
“师兄但讲无妨。”
刘策看着左慈眼神,旋即有所醒悟,自胸怀中取出鬼遁,道:“莫不是师兄要看的是此物。”
左慈点了点头。
刘策走上前去,将鬼遁放在桌上,道:“既是如此,那就请师兄将它带走,也好少了许多事端。”
不料,左慈手掌没有触碰鬼遁书卷,只是含眼看过,笑而叹道:“天地间自由机缘,不属于你的,不能强求,便是今日我窥了鬼遁,日后定会有天谴,至于带走,那就更不可能了,这遁甲天书既然择了你,却是由不得旁人干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