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渍的头颅吓得妇人孩子尖叫,又有老人以手捂着孩子眼睛,不让他们看到,村长一时心塞,仰面倒了下去,身后之人托着老人,口中叫着“村长,村长”。
王统领以刀拄着地,看着被恐惧笼罩却无力反抗的村人,就一直看着,连眼睛也未眨一下。
马忠身小,大人不过去的地方,马忠只是弯身,就钻了过去,早在祖父让族中少年去搬救兵时,马忠就跟在其后,眼看着少年被捉了去,马忠以灌木树丛遮掩,爬过一段距离,才离开了村子,沿着大路向西跑去,那里是下岗村,平日里,两个村落一直相互照应,马忠虽年幼,也知遇到了麻烦,先要去下岗村找援军。
上岗村依稀传来哭喊声,马忠跑两步回头一步,不妨拐弯处,脚下一处不平,身体摔出老远,起身之时,手上额头已有几处伤痕,脚腕也扭伤,肿了几近一圈,似马忠这般年龄,再如何机敏,终究也是个孩子,眼看着不能行走,马忠当即着急的哇哇大哭,正在此时,路前方一驴车驶来,驴车身后,近百褴褛之人跟着,其中多是妇孺老者。
车内,王烈掀开车帘,叫过车旁一人,道:“子义,去看看,前方幼童为何啼哭。”
跟在王烈车侧的汉子,年不过二十几,身长有七尺五寸,生的猿背细腰,美须髯,神情威武,听到车中老者嘱咐,快步走到马忠身旁,道:“孩子,为何在此处啼哭,你家在何处,我送你回去。”
马忠顾不上手上污渍,双手抹了抹眼睛,看清汉子身形,跪在地上,一把抱住汉子小腿,呜咽道:“阿叔,几十个强盗在我们村子,杀了好多人。”
汉子脸色一变,看着前方烟火色,抱起马忠,三两步跑到驴车前,把马忠放进车厢,道:“先生,这幼童村子怕是遭了贼人。”
王烈面色一肃,促道:“快,子义,快去救下这些村人。”
又转头向后面两个家仆道:“你等,跟随子义,速去前方村子。”
那汉子已经从车底,拿出两把短戟,背上长弓,道:“先生,便是有百余贼人,太史慈一人足矣,你等在此,驱车躲起来,护住先生和恩师,勿要让恩师受了损伤。”
太史慈言罢,转身奔向上岗村。
余下两个仆从装束下人,相向而看,终究没有跟随太史慈身后。
王烈下车,抱起哭泣的马忠,用汗巾蘸着清水,给马忠擦拭,马忠抽泣着,道:“阿爷,快带我掉头,去前面的屯子,那里有帮手,阿叔们会帮我们赶走强盗。”
王烈见马忠眼睛纯净,满是惊恐,犹自没有忘记救同村之人,而仆人却比之一孩童尚不,王烈叹息一声,掩住胸口咳嗽几下,道:“乡人之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此谓德之贼也。唉!你两人,跟我一同,去看看贼人。”
两个仆从脸色苍白,双股几欲战战,道:“先生,我们还是听那太史慈的吧,先躲起来要紧,免得贼人待会儿发现我们。”
另一人亦是连连点头。
王烈见二人胆怯,也不理会,向身后跟随自身的百余逃难人道:“前方有贼人行凶,大家先进草丛中躲避。”
这百多人都是因袁绍公孙瓒之战,受到牵连,食物可食,衣无可衣的百姓,无奈之下,只好抛了原地,刘虞在幽州声名极好,众人准备去往幽州北地投奔刘虞,路上没有指引,遇到王烈,得王烈援助,于是跟随着王烈,从最开始的三五人,逐渐扩到如今的百多人。
听闻有贼人,不用王烈安排,众人都提着随身之物,争相跑进路侧的野地,找个栖身的地方,不再言语,气力足的,又跑的再远一些。
王烈自坐在车辕,把马忠放在车上,挥起马鞭,驱赶着驴车缓缓朝着上岗村进发。
两个仆人面面相觑,终究不敢跟随老人身后,私下嘀咕两句,亦无脸面再跟随王烈身旁,头也不回的向后方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