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在当众人都认为余秀,余公子会在这次的方汇中脱颖而出时,台下突然有人开口,众人循声看去,说话者是当初在余秀身后的那不起眼的庄稼汉。
他这一说话,台下有数人挺起身子,好似整场都在等他说话一般,连那招贤馆的主人也对那人点头,这些变化让余秀看在眼里极不是滋味,心里琢磨:“这人到底是什么来历?”
那汉子说完话后便站起了身,缓缓的走上台,余秀便问道:“敢问先生是?”
那汉子道:“羊辛。”
余秀喔了一声,说道:“原来是农家的羊先生,久仰久仰。”
羊辛也是一拱手,说道:“在下听了公子的谈论确实是有学问,可始终没有提到我刚所说的那一件事,故想请问公子如何解决?”
看羊辛一副庄稼汉打扮,上台后的谈话却如此有礼,倒是让余秀意外。
余秀心想:“你们农家管好农地的收成就好,这国家大事你懂什么?”
便说道:“我所论的都是富国强兵之法,莫非先生觉得我所说的有错吗?”
羊辛摇了摇头,说道:“若君王能采用你所提的方法确实可以将国家治理的很好”
余秀便说道:“既然你都如此说了,那便是认同我的方法了。”
羊辛道:“但是,在下所说的是实现你方法的根基,如果此事不解决,那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谈。”
余秀道:“先生想说的是粮食吧。”
羊辛点头道:“正是粮食,只有在老百姓不饿肚子了,才会去遵循先生适才所说的那些规定,如果连肚子都填不饱,别说什么遵守法令了,甚至连自己的亲人都不顾了,易子而食这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算少见。”
羊辛所说的这些都是事实,没人可以反驳,即便是余秀也无法,但余秀认为这种事情是枝微末节的,便没有说到这一块,可农家却是专门在此下功夫的。
就听羊辛续道:“粮食是万物的生活根本,更可说是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的地方,如果一个人连饭都吃不上,那他的行为将与禽兽无异,连他的亲人都不认了,哪顾的上国家,哪会听从号令。
所以在下认为,农事是一切的根本,只有粮食充裕,百姓都填饱肚子了,自然就会去生产,有了生产,那兵器自然就精良,有了兵器,百姓又有力气,那国家自然就会强大,正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可知粮食对于军事上的重要性。
对于君王而言,如果一个君王能保证他的百姓个个不挨饿,哪百姓哪会不去效忠那个君王呢?百姓哪会不听他的号令呢?他国的百姓见这君王治理的地方人人丰衣足食,不就纷纷前来投靠了吗?到时各种人才从方汇集,邻国自然就弱了,国家自然就强了。
所以我认为若粮食足了,那一切都会水到渠成,公子所说的那些治国方针也就都实现了。”
羊辛这番话说得也是句句在理,让余秀找不出破绽,无从反驳。
连赵月华也点头说道:“这姓羊的说得不错啊,人要是连饭都吃不上了,哪还管得上其他呢?”
姚剑轩则道:“我就说这人有学问吧,我跟你说,看人啊你得向我学学,不能光看一人的外貌,而是得观察他的言行。”
赵道:“唷!你这么厉害啊?刚才你还连这人姓什么都不知道呢!”
姚道:“我这就叫做最高境界,以你的资质是很难理解的。”
赵道:“是是,不要脸的最高境界,以我这张脸还真是做不到。”
就听姚还想说话,被赵嘘了一声,说道:“不听你吹了,我要听他们说话。”
这时台下有人问道:“羊先生说的不错,能否再说深入一点,让大家多了解一些你的主张。”
羊辛这时便敞开了说:“我认为百姓会效法地位高的人,所以若君王重视农事,愿意与百姓们一起耕作,那百姓的劳动自然就会增加,这就和行军时领队的大将和底下的兵卒睡一样的地方,吃一样的食物一样,兵卒能不效忠吗?在战场上也会誓死会那将军奋战,同样的道理,如果君王能如此做,那百姓能不拥戴这样的王吗?
君王既然得到了民心,那他所说的话,百姓自然就会去遵守了,政策便可以推行,不需要制定严厉的刑罚及严峻法令让百姓害怕,不需要利用权术去控制朝臣,国家富强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已。”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