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环卫阿姨骂他?”陈诺奇怪的道,“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那些十字路口地面上涂鸦的事情。”裴敏仪道,“虽然他一直没承认过,但是大家现在都认定那些事就是他搞出来的。不骂他骂谁?”
繁华的十字路口可不比什么艺术区的墙壁,根本就不是适合涂鸦的地方。那些地方突兀的出现两个大大的白色英文单词,不仅会对过往的司机造成一定影响,也比较影响城市的形象。那些城市的环卫部门可不能让那些涂鸦就那么一直留在十字路口的地面上,必须派人清理掉。
这无疑是给环卫工人们增加了许多额外的工作量的。更让那些环卫工人们生气的是,由于这个风潮还在持续当中,特别繁华、人流量特别大的路口也就那么几处,经常是头一天好不容易将涂鸦清理干净了,隔天就又有人跑去涂了。来回反复的清理,也让许多的环卫工作者们怨声载道。
即便疑似当事人肖遥一直没有公开做出过回应,也不会影响媒体记者们报道这件事的热情。华夏的某位媒体记者去某个路口拍摄和报道地上的涂鸦时,正好碰上两位穿着工作服、正在清洗地上涂鸦油漆的环卫工人。
那位记者没有上前打断两位环卫工的工作,而是等两位环卫工清洗完毕之后,上前对两人进行了采访。看到有记者来采访路口中间涂鸦的事情,这两位四五十岁的环卫阿姨立即对着镜头大倒苦水,表情愤慨的谴责着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
“听说这都是一帮小年轻干的?那些人脑子真的是坏掉了!”其中一位环卫阿姨愤愤不平的道,“这大马路中间是他们涂涂画画的地方么?可他们还就认准这里了!”
“我们负责这边地方的两班人加起来已经洗了四次了!”另外一位阿姨也气愤的道,“总是我们前一天洗干净了,第二天来一看,嘿,又有了!这大马路中间的,我们每次洗的时候都要先放护栏才敢进去洗,他们也不怕被来来往往的车给撞到!”
“阿姨,他们都是等晚上没人没车的时候才偷偷跑来画的。”记者忍着笑道。
“记者同志,看来你是知道这个事儿的了,”一位环卫阿姨问面前的女记者道,“我都不知道他们画的那些鬼画符是什么意思,他们这画的是什么啊?这一天天的,怎么就这么诚心呢?”
“他们这是写的英文,意思是年轻人集合。”女记者解释道。
“在大马路中间集合啊?!”一位环卫阿姨奇怪的道。
“不是,就是一种行为艺术。”女记者道,“其实不光咱们这儿,现在全世界好多地方都有年轻人跑马路中间用油漆写字,都是写的这个。最开始玩的人写的是这个,他们就都写这个了。他们就是为了好玩,吸引眼球。”
“好玩?”另外一位环卫阿姨瞪眼道,“这是哪个杀千刀的家伙这么无聊,兴风玩这个啊?他们是好玩了,我们可累惨了!别让我碰到他,不然你看我骂不惨他!”
女记者脸上的笑意一闪而过,对两位环卫阿姨道:“你们知道肖遥吗?”
“那个上过电视新闻,在地震灾区做过志愿者的大明星?”一位阿姨问道。
“在那里又做医生又做搬运工又做翻译,还用水和沙子把墙给切开,救了一屋子人的那个小伙子?”另外一位阿姨也道。两位环卫阿姨看来对娱乐明星不太了解,但对几个月前央视地震专题报道中特别介绍过的人,她们还是知道的。
“对,就是他!”女记者点头道,“很多人都说,这事儿最开始就是肖遥搞出来的。现在这些人都是学他的!”
“啊?”两位环卫阿姨愣了愣。“真是他啊?”
“是的,”女记者笑着点头,指了指摄像机镜头道,“阿姨,你们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吗?我们这是新闻采访,到时候在电视上放出来,他应该也可以看得到的!”
“怎么,知道是肖遥这个大明星就不敢说了吗?”看到两位环卫阿姨有些犹豫,女记者故意刺激道,“你们刚才不是还说要骂他吗?”
“有什么不敢的?大明星了不起啊?”一位环卫阿姨脖子一梗,对着摄像机镜头道,“我原来还说你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呢,怎么也是个混小子?你知不知道我们环卫工的工作有多辛苦?本来这么长一段马路就够我们忙活了,现在还得天天站在路中间洗地上的油漆!你可真是够焉儿坏的!”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