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旺肩头打了个哆嗦,回了一声是。
郭闵安几乎从他的声调中听出了颤抖来,于是心下更为疑惑:“你因何事鸣冤?”
刘子旺颤抖着的手,从怀中掏出了一方红绸,那红绸裹的严严实实,里头大概是裹了个圆形的东西。
他又叩拜下去,把双手高高的举过头顶,什么话都没说,就那么把东西举高,出现在了郭闵安的眼前。
郭闵安心中存疑,给底下的衙役丢了个眼色,示意衙役把东西呈上来。
当他将红绸拿到手中时,才笃定,这里头包裹着的,的确是个圆形的物件儿,他看看刘子旺,又低下头去,慢慢的将红绸一层层的揭开……
当红绸中的东西引入眼帘,郭闵安脸色大变,几乎跳起脚来。
他猛地将红绸一把攥紧了,仿佛怕给人看见了红绸里的东西,冷着嗓子打发了堂中衙役退到外面,就连跟着的主薄和师爷,也被他尽数打发了出去。
郭闵安从高台上步下来,一递一步,带着沉重。
原本几步路而已,他却仿佛走了很久,慢腾腾的挪到了刘子旺的面前来,又将攥在手心里的红绸往刘子旺眼前一摊开:“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
他几乎是咬牙切齿说出口的,周身阴森森的,刘子旺下意识的皱眉,又往后缩了缩:“草民是知道的。”
郭闵安左脚一抬,似乎想照着刘子旺的肩头踹过去,可临了了,自己又收住了。
他做了深呼吸状,胸膛剧烈的起伏着,红绸攥在他手中,掌心温度霎时间滚烫起来。
他连看都不敢再多看那红绸一眼,只觉得握在手中有千斤重:“你从哪里得来的这东西?既然知道这是什么,缘何今日才到衙门来报案?”
刘子旺大喊冤枉,又连连磕头:“这东西是草民两个月前得的,大人您知道,草民做的是典当行的生意,家里虽然也有些底子,可真没那么大的见识,两个月前有人拿着这东西到三十里当,说是要做死当,再不赎回去,一张口跟草民要两千两银子……”
他说着吞了吞口水,略抬眼去看郭闵安,见他仍旧面色不善,忙收回了视线不敢再看,只硬着头皮继续回话:“两千两银子的生意,草民不是没做过,可大多都是些极少见的珍宝,再不就是大物件儿,哪怕是谁家的地契房契,草民也都当得。可是这东西,就是一块儿玉而已,草民见过好玉,也知道这玉成色是极品,雕工又精湛,但撑死了说,也就能当个八百两银子。草民家的生意,价格给的一向公道,这满齐州城没有不知道的,所以那会儿在开价上,也僵持住了。”
郭闵安听的直皱眉。
这样的东西,当家开口要两千两,刘子旺却只愿意给八百两,要是给这东西的主人知道了,还不得气死过去?
他冷眼低头看刘子旺:“那后来呢?照你这么说,这生意是谈不拢了,后来怎么又到了你手里?”
刘子旺又叹了声气:“说来是草民自己贪心了。本来这生意是谈不拢的,人家也的确是带着东西走了,但那阵子,草民认识个老主顾,就正在收玉,开价又极高,只要成色好,再高的价格,他也肯收,但草民手上又没有好玉了,一时就又想起了这东西来,四处去打听了,才找到当日的当主,也亏的是他开价太高,没有谁家当铺肯当给他,就这么着,两千两银子,这东西到了草民的手上。”
要不是为着这点子贪心,恐怕两千两银子,他是真不会给。
但话说到这份儿上,也就是说,一开始的时候,刘子旺根本就不知道这东西的来历。
当初不知道,现在两个月过去,他怎么就突然间又知道了?还晓得带着这东西到府衙来报案,或者说是,投案自首?
郭闵安敏锐地捕捉到,当下眉头紧锁起来:“那时候你不知道这东西的来历,怎么现在又突然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