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齐王再尊贵,也总归是外男,照理说,这样不成体统,也不合规矩,可是架不住他得宠,在宫中行走一向都无人约束什么,况且皇后娘娘比他年长十几岁,他小的时候,太后那会儿大病一场,实在顾不上他,便把他交给了皇后娘娘,就是那时候,这位齐王殿下,还在皇后娘娘宫里养过几个月,两个人之间,说句不大敬着太后的话,说是叔嫂,倒更像是母子间的情分。
后来齐王殿下离开京城,每年也难得回京一趟,见了皇后娘娘,就更是孩子气。
这会儿听了这话,几个外命妇便纷纷起了身,同皇后拜了礼,辞退出去。
皇后略想了想,把殿内服侍的小宫女也打发了,只留了她身边得脸的两个大宫女,一左一右的跟在她身边儿。
她抬手扶了扶那沉重的冠,又指了叫黎晏坐:“怎么了?今年有求于我,那我这生辰的礼,你可准备的够大吗?”
黎晏噗嗤一声笑出来:“孝敬皇嫂的,不是顶好的,我也不敢带进宫里来,不然给皇兄知道了,还不骂我吗?”
两个人打趣过几句,皇后才掩唇浅笑一声:“不跟你玩笑,说正事儿吧,过会子要挪到集英去,可没那么多工夫叫咱们两个坐下来说话的。”
黎晏心神定了定,面色也略沉了沉:“皇嫂,我如今也大了,开牙建府有很多年,可我的王府里,始终少了个正头王妃来主事。从前总说年纪小,母后不发话,皇兄也不说什么,如今……我自个儿动了心思,但就怕皇兄不答应,所以想请皇嫂从旁替我说几句好话,成全了我的好事。”
皇后哪里不明白,这是为了魏家那个阿鸾来的。
说起这个,她其实不好插嘴,她也知道,太后那里是狠不下心来非逼着齐王跟魏鸾断了,但对魏鸾,总归是一百个看不上,至于说陛下那里……他们这么多年的夫妻了,她对陛下的心思就更明白。
当年魏业得了广阳王的抬举做了皇商的,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陛下都盯着他,就怕他在京中钻营,结党营私,何况这里头还有广阳王的事儿。
反正对魏家,陛下心里头有诸多不满,只不过是后来他们家离开了京城,再不跟京中走动,时间久了,那股子劲儿也就过去了。
可他们家到如今也是大富大贵的,说是富可敌国怕都不为过,陛下几次提起来,都不大高兴,只是这些事儿,从没有跟齐王说过罢了。
如果非要叫魏鸾做齐王妃,这个口,她可委实有些不好开……
皇后略想了想:“这个事儿,你跟母后说过了没有?昨儿你一回京,不是就先去了慈宁宫给母后请安吗?我后来听人说,昨儿元乐也进了宫,一直在慈宁宫陪着的,这事儿……你今年是打算跟你皇兄开口,叫你皇兄给你赐婚了?”
黎晏不假思索的便说是:“我长了这么大,最专情的一件事,就是对阿鸾的心意,皇嫂从来都知道,母后当然也知道,我早就说过,非阿鸾不可,这个事情,我暂且没有跟母后说,昨儿元乐也在,我也没法子说,不过皇嫂要是担心元乐知道了要进宫来闹您或是母后,您大可放宽了心的。”
他话到后来,眼角眉梢都染上了笑意,叫皇后看的莫名,咦了声:“怎么却叫我放宽了心?元乐这个孩子打小就最中意你,你好端端的,突然要叫你皇兄给你赐婚,她还能沉得住气不来闹我们?”
“昨儿见了元乐,她说了,如今也大了,她也努力过了,晓得我真的是非阿鸾不可的,她也愿意放开手,成全彼此。”黎晏侧目看过去,“皇嫂也是看着元乐长大的,知道元乐是个有傲骨的人,她既这么说了,就一定会这么做,是以大可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