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是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书生,一身大明士子的袍服,不过李安国仔细看时只见他的耳边并没有鬓角,显见得已经是剃过头发的了。
“请陛下屏退左右”
来人倒是一脸自若,李安国想了想,让燕厥中、贺小石留了下来,让其他人暂时出去了。
等其他人走开了,李安国笑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先生为何弃之如履?”
那人脸色变了变,随即恢复了先前自若的状态。
“官府无能、官兵无能,义军也无能,我等平民百姓为之奈何,若是都顾忌节气,莫非要让江北的百姓全部死绝?那样的话倒是随了胡人的意了”
“那你现在是为胡人说话,还是为汉人说话?”
“自然是为汉人”
“哦?此来何事?”
“陛下,凤翔总兵陈永福陈大人决议归降中华帝国,特命在下前来联络”
“大胆!是来诈降的吧”
那人此时却是神态自若,“陈大人一片拳拳之心,为何陛下如此揣摩?”
“哈哈哈”,李安国大笑一声,“陇右全部是山地,沟壑纵横,正利于我安国军作战,你等为了让我军失去地利,自然要想方设法将我等引入关中大平原,届时鞑奴的铁骑便可为所欲为了,是这样的吧”
“陛下”,那人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胡人确实是这样想的,不过我家大人却想将计就计”
“哦?”,李安国的身体不禁向前倾了倾,历史上的陈永福在太原失陷以后便不知所踪,按照此人的表现,应该不会亚于徐勇、张勇、李国英等人,不过史书上此后便没了踪迹,按照鞑子的一贯做法,若非是大奸大恶,受人唾弃,做到总兵这一级的一定会在史籍上有一席之地的。
退一万步讲,地方志也应该有所记载,偏偏此人在太原之役后便不知所踪。
陈永福在太原突围后下落不明,有人说他降清了,也有人说让隐姓埋名了,不过眼下显然是投降了满清,但就如牛成虎、郑嘉栋、左光先等人一样不知下落,难道是彼等……
又想到自从王光恩兄弟之事发生后,清廷便对那些“旋降旋叛”之人或剥夺官职,或斩草除根,自然不会在史籍上给彼等立传。
难道陈永福也在此列?
于是他便犹豫起来。
那人见状便继续说道:“凤翔府扼控陇右,陈大人麾下的万余大军一部驻扎在陇川县,扼控西北陇山、六盘山之间狭长通道,陈大人自己亲率五千劲旅驻扎宝鸡县,扼控沿着渭水东进关中平原以及从汉中北上的通道,如此重地由陈大人来镇守,岂不是天赐陛下?”
李安国道:“就怕我军一旦进入凤翔府便会被鞑子大军包围,我军在陇右只有少数兵马,恐怕不足以掌控两地”
“这……”,那人顿了顿,“陛下,若是陈大人将重兵都聚集在宝鸡附近,一旦举起义旗,陛下的大军沿着渭水快速向东,以宝鸡城之坚固,坚守半个月不成问题,届时陛下的大军若是能击破围城的部队,岂不势如破竹,一举拿下关中?”
“这个……,先不说这些了,你既然来自关中,可知如今鞑奴关中的兵力如何?”
“陛下,如今关中正是兵力空虚之时,除了西安、咸阳附近平西王的三万军队,加上总督府的一万,能出动的最多三万,还多是步军,以安国军之战力,区区三万人何足挂齿……”
“三万?那宁夏镇、平凉府、庆阳府、延安府的军队呢?”
“陛下,您有所不知,胡人刚刚取得天下不久,宁夏等四地之北边便是蒙古鄂尔多斯部,彼等趁着天下大乱时常行那破开边墙劫掠之举,四地的军卒自然要以防备彼等为主,就算能抽调部分也不会很多”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