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苑花园里,条案一张一张,到处都是成群结队文人正在谈笑风生。如甘奇与苏轼这般三人一伙的,当真少见。读书人没有点人脉圈子,不免被人看轻,再加上甘奇穿的那一套几十年的老儒衫,所以那些伺候人的小厮们都懒得往这三人身边凑,大概是觉得这三人翻遍口袋也翻不出几个打赏钱。
好在甘奇与苏轼、苏辙三人也能自得其乐,点了酒菜,迟迟不见人送来,三人倒也不生气,自顾自调笑着。
苏轼虽然是个外地人,但是他对这遇仙楼比甘奇还要熟悉一些,还与甘奇笑道:“甘兄,头前我与弟弟来过一次这里,这楼里的姑娘,当真不是成都那种小地方可以比的,不论是身姿还是妆容,亦或者琴技唱腔,皆是得几语,再见他左右之人,皆往甘奇这边看来,一边看还一边点头。
苏轼见得这般场景,问道:“甘兄,既然是同族兄弟,要不要过去照面一二?”
“不必。”甘奇答道。
苏轼其实也看出了不对劲,便也不多问,只是随意口气说道:“国子学大才啊!”
甘奇听得出苏轼语气中的揶揄,便也知道苏轼看出了他与甘正的不对付,笑道:“子瞻何必小气。”
“哈哈……甘兄头前不是还夸兄长大气吗?”苏辙出言一语。
三人立马前仰后合起来,苏轼也自嘲道:“我向来小气。”
此时却见甘正从甘奇身边不远路过,昂首挺胸,折扇轻挥,刚刚路过甘奇身边,甘正还忽然回头一语:“诸位兄台,若是王府那边散得早,我便再来寻你们,今夜不醉不归。”
已然隔了十几步距离的人也连忙答道:“老学士、老先生们多早眠,熬不得夜,王府那边宴会定然散得早,我们等你来,不醉不归。”
甘正闻言,点点头,脚步一抬,似乘风而走,说不尽的潇洒气度。
苏辙评价一语:“矫揉造作。”
苏轼笑道:“国子学大才啊!”
甘奇微微抬手,话还没说。
苏轼已然又道:“甘兄,你别说,我就是向来小气。”
甘奇也只有笑而不语。
苏辙接道:“这厮若是中个进士,十有八九能平地飞升!”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 手机版访问 m.81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