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官这个系统,也有些奇怪。其实每个衙门都有谏官,有时候会放在各个衙门里,有时候又会独立成系统。
仁宗朝时期,谏官就是独立成系统的,过二十年后,谏院又不独立了,又放回各个衙门了,比如左谏议大夫,就成了门下省的实权官职。也就是说,有谏院的时候,是独立监察体系。没有谏院的时候,各省是自己监察自己。之所以可以自己监察自己,是因为还有一个御史台。
谏院与御史台,许多时候发挥的作用是眼中重合的。谏院独立有独立的好处,独立监察自然更公正。不独立也有不独立的好处,不独立的时候,就避免了权职重合,让御史台一个衙门行使监察之职。
谏院之下,可以同时有几个知谏院,有左右谏议大夫,有左右司谏,有左右言正。
老皇帝这是要一锤定音了,唐介倒是在笑,他也是知谏院,甘奇如今成了他的同事了,还是实权同事,知谏院有没有兼职谏议大夫,就是权柄大小的区别。甘奇这属于知谏院的常委。
韩琦黑着脸,又没有反对的借口。
包拯很欣慰,没有让韩琦得逞。
甘奇自己也很高兴,冯京十年就当了首都市长,甘奇这种升迁速度,已经是要弯道超车了。同知谏院,正五品上了,唐介一走,他这个常委立马就知谏院了,再一调任,御史中丞。想一想都美美的。
“把就这般了,着中书拟旨,门下发出,审官院报备,吏部正诰命。”老皇帝一通安排。
甘奇已经在谢恩。
这件事情说完,老皇帝心情大好,忽然又问了一句:“宗兰可是产有一女啊?”
公事场合,怎么忽然问起了私事?这有点尴尬,甘奇连忙答道:“回禀陛下,正是。”
“可有取名?”老皇帝又问。
“还未取名,昨日匆匆一面,今天就忙起了公事,还未顾得上。”甘奇如此答着。
老皇帝点着头:“嗯,退下吧。”
甘奇退下了,站到自己该站的地方去。
朝堂里又开始议论其他的事情,主要是花钱,各个衙门争着要钱花。这也是朝堂的常态,国家大事的重要一个方面。哪朝哪代都如此,各个衙门都要钱花,钱怎么分配也是一门大学问。
甘奇参与不了这个问题,他现在只有负责赚钱的资格,没有参与花钱的资格。听着各位大佬吵架就行了,其实听他们为钱吵架,也能长见识,从钱的分配,就能真正看清楚朝廷运作的许多细节,也很有意思。
下朝之后,甘奇跟在包拯的屁股后面往外走,包拯黑着脸又一通教育。
当包拯的弟子也是可怜,一天天的,就没有一句好话。
走到左掖门口,忽然有一个太监追上来了,给了甘奇一张纸条。
甘奇打开一看,上面写了两个字:呦呦。
包拯斜眼看到了,终于有了一点笑脸:“哈哈……御笔钦点,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甘奇明白了,这是皇帝给自己的女儿取了个名字,出自《诗经·小雅》,曹操的短歌行也有借用。甘奇念叨了两声:“甘呦呦,甘呦呦……”
后世也有一个大佬用这个名字。
其实这个名字很可爱,表达了一种无忧无虑之感,寓意是挺好的。而且名字还小,好生好养。
甘奇对着太监拱手:“多谢内官,还请回禀陛下,臣叩谢大恩。”
太监微笑拱手一礼,说道:“甘谏议不必客气,奴婢这里还有李总管一句话,李总管说,还请甘谏议恕罪,弄瓦之喜,不能上门道贺,已托人备下大礼,今日就送上门去。”
“代我谢过李总管。”甘奇又是一礼,李宪还真不错,值得交。
“那奴婢就不远送了,甘谏议慢走。”这小太监的态度还真是极好,太监内官,对于外官而言,大多都是趾高气扬的,鲜少有这么礼节周到的。
所以许多脾气大的文官,见到太监也是横眉冷对,比如包拯,以前就怼过催促他的李宪。
太监与官员,永远都是不对付的。
小太监走了。
包拯脸又黑了,又要开始教导甘奇:“阉宦多小人,当远之。内外有别,不可亲近,以为忌讳,防人诟病。”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