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就是说夏竦这个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不怎么样,韩琦也没有什么厉害的,整个好水川的宋军都被辇得到处跑,你们两位进士及第的大相公,还在那里说什么打仗带兵?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你们这两个朝廷重用的进士相公,比我张元一个落地秀才差得远了,当初我科举你们不要我,现在后悔了吗?后悔也晚了!
张元的这种心情,其实也能理解,读了满腹诗书,却不受朝廷重用。朝廷用了韩琦这种进士及第,然后张元这个落第秀才把夏竦、韩琦打败了。这种感觉,只以个人感觉来说,那真的是十足解气。
生产力,技术水平,手工业的积淀,教育水平,眼光见识,这些都是中原王朝最重要的倚仗。
哪怕是到得宋朝这种武人如狗的时代,朝廷依旧能靠这些东西,抵御着辽夏金,还把蒙古挡了一百多年。
这才是中原王朝真正的实力基础。
这一切就体现在狄咏手中的那柄神臂弩中。从大汉远逐匈奴开始,技术的碾压就已经奠定,弩这种东西就是那时候大规模用于战场的,把匈奴骑射打成了狗。匈奴人的原始弓,甚至都射不穿汉军的甲胄。
安喜城外的辽军,再还击了几轮不奏效之后,开始真正准备起了攻城之战。
伐木,造梯。把所有的盾牌都聚集在一起。
梯子是最简单的用具,造起来也简单。全军伐木造梯,用不了多久,上百具简易的长梯就立在了阵前。
契丹人开始埋锅造饭,开战之前,不能吃得太饱,所有人匆匆饱腹,喝得几口水,鼓声已起,列阵冲城。
城头上的狄咏再次大喊:“竖盾,竖盾!”
鼓点开始紧密,已然是下午半晌,阳光开始变色,照在甲胄之上泛着黄光。
辽军的脚步已起,箭雨已来。
狄咏并不还击,躲在垛口之下,受着一波一波的箭雨。因为他知道,再过一会儿,待得辽军近前了,箭雨就会暂歇,那时候就是反击的时候了。
一切都在狄咏的掌控之内,狄咏兴许是整个战场上唯一一个真正有战争经验的人,包括城外两三千辽军在内。
因为大部分辽军,也有几十年没有打过仗了,特别是燕云的十几万辽军,与河北宋军一样,别说现役军汉,就算是他们的爸爸也没有见过战争。
箭雨几轮已过,飞奔的脚步与喊杀渐近,狄咏翻身而起,拉弓就射,口中大喊:“放箭,放箭!”
城头上的箭矢开始往敌军攒射。
还有不会用弓弩的人,此时竟然有人拿起砖石往下砸。
狄咏大喝一声:“不要砸重物,敌人还未到墙角下,砸什么?”
“军师……我是想吓吓他们……”
这个理由,把狄咏听懵了,这些人,菜得狄咏不能忍受,能让人气死。
“把重物留着,墙下有人了再扔,你速速去传我命令。”狄咏大喊,因为砸檑木滚石的人不是一个两个,都是为了吓唬敌人?
“是,军师,小人这就是传命。”
临阵之时,已经开战了,传命这种事情,其实效果很小,没有通讯工具的年代,靠人吼,指挥一百人可以,指挥一万人,那是不可能的,指挥一千人都不可能。什么主将一声令下,大军如何如何,那都是鬼话,完全不可能。
这时候,单兵的素质,才是最靠谱的东西。打起来了,就不存在微操了,只能把所有计划做好,让每一个部曲按照计划行事。至于执行力怎么样,那就看这支部队的每一个人的素质了。
再临阵进行各种指挥?不大现实。
要不为什么两军野外对垒开战,还要一杆军旗立在军将身边?这杆军旗就是告诉所有人,你的主将在哪里,跟着军旗走,跟着主将走,主将军旗去哪里,所有人都往那里去。没什么胡里花哨的,跟着军旗跑,跟着军旗干。
也别想弄什么胡里花哨的,一旦弄了胡里花哨的,只有一个后果,那就是乱成一团。一乱,就溃!古代战场的溃败,一定是不可逆的,没有例外,主将喊破喉咙也没用。